石窩養殖池一角。
泉水養魚。
收穫。
石窩魚池內,成群的魚緩緩游動。村民將甜象草一拋一撒,剛剛還平靜的水面霎時動起來,魚兒爭相躍出水面爭食。
容縣石頭鎮石劍村,大容山邊一座小村莊。這裡青峰綿延,山林深處溪水潺湲。
好山好水養好魚。在石山腳下挖出池塘,引來山上清泉,以塘邊山野生長的飼草投喂,石劍村民就地取材,創造出獨特的養魚方式。這樣養出來的魚,生態環保,肉質鮮美,成為當地人待客的佳肴。
過去,養魚只是小打小鬧,滿足石劍村民改善生活的需要。近年來,當地人開始意識到石窩養魚蘊含的商機。
莫劍光,土生土長的石劍村人,早年間在外創業成功後,決定回家鄉投資,成立容縣增豐養魚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石劍村的養魚産業開始向“規模養殖”蛻變。
通過土地流轉,合作社將石劍村400畝山地、灘塗建成250個養殖魚窩以及85畝的草料種植場。
“目前合作社總投放15萬尾草魚魚苗,預計全年可銷售12萬斤,年産值達300多萬元,帶動101名社員通過養魚致富。”在採訪中,莫劍光高興地説。
如今,石劍村的生態魚深受當地以及廣州、深圳、順德等地客戶青睞,市場售價每公斤可達60元。2021年,容縣3家農民合作社榮獲“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稱號,增豐養魚專業合作社名列其中。(廣西日報 記者 閉初健 通訊員 謝德桐/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