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深林 追猿之旅
來源:光明日報  |  2022-10-09 10:42:09

秘境深林 追猿之旅_fororder_res1103_attpic_brief

  這是一隻未成年的雌性東黑冠長臂猿,當它長到9歲左右,毛髮會變為黃色,雄性則從生到死一直保持黑色。

秘境深林 追猿之旅_fororder_res1107_attpic_brief

  雖然東黑冠長臂猿完全能直立行走,但卻是純粹的樹棲動物。它們可以如雜技高手一般,敏捷地穿行在樹木之間。

秘境深林 追猿之旅_fororder_res1111_attpic_brief

  頭冠部的黑色延伸至背中部——這是雌性東黑冠長臂猿最主要的物種特徵。

秘境深林 追猿之旅_fororder_res1115_attpic_brief

  東黑冠長臂猿最顯著的特徵是長長的四肢,其上肢長度是下肢的1.5倍。

秘境深林 追猿之旅_fororder_res1119_attpic_brief

  保護區護林員黃天助正在觀察東黑冠長臂猿的行蹤。十多年來,他見證了這一物種種群數量的緩慢增長。

秘境深林 追猿之旅_fororder_res1123_attpic_brief

  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內已知唯一的東黑冠長臂猿棲息地,其所屬的桂西南地區是中國14個具有全球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

秘境深林 追猿之旅_fororder_res1127_attpic_brief

  秋天,東黑冠長臂猿在結滿果實的嶺南酸棗樹上覓食。

  世界最稀有猿類之一、曾被宣佈滅絕的東黑冠長臂猿,在廣西的密林深處擁有一處“中國方舟”。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和長臂猿擁有共同的祖先,一千多萬年前分道揚鑣,各自開啟漫長進化。如今,我們直立行走于大地之上,他們蕩躍在樹冠之巔。而現今棲息于中國廣西境內的這一支,就是全球極度瀕危物種——東黑冠長臂猿。

  早在商周時期的文獻中,便有關於猿的記載。猿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傳統而又純粹的象徵,既代表詩人、哲人超凡脫俗的理想,又充當著人類與神秘自然間的紐帶。

  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李杜詩篇,例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從這些美好詩句不難看出猿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地位。

  根據明朝中期的文獻記錄,長臂猿的分佈區北抵甘肅慶陽,南至海南昌江,東到浙江鎮海,西達雲南隴川,在我國東南沿海、廣東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均有廣泛分佈。然而到了清朝時期,中國人口大規模增長,大量森林被開墾成農田,長臂猿的分佈區急劇退縮。目前,長臂猿在中國僅片段化分佈于雲南、廣西和海南等地。其中,曾分佈于雲南的北白頰長臂猿和白掌長臂猿已在野外滅絕。

  與此同時,東黑冠長臂猿這個曾被國際靈長類專家認為已經滅絕了的物種,其實一直隱秘地棲息在廣西西南部的中越邊境線上——一片狹窄的喀斯特熱帶季雨林中。進入21世紀後,這些東黑冠長臂猿才被重新發現,當時的數量僅有3群19隻,當地政府隨即建立了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過十幾年的大力保護,東黑冠長臂猿在中國境內的數量已增至5群33隻,但依然屬於極度瀕危狀態。

  為了捕捉到東黑冠長臂猿的專題影像,從2018年起,我開啟了追猿之旅,屢次深入沒有電、沒有信號、靠雨水生存的無人區。在遮天蔽日的深林裏拍攝,沒辦法講究用光和構圖,滿目皆是尖銳鋒利的石山峭壁,無數次遭遇蜈蚣、螞蟥、毒蛇、滾石、雷暴天氣等危險。與此同時,東黑冠長臂猿蹤跡難覓,守著一棵樹,等上十天八天都不一定能按下一次快門。有人説,東黑冠長臂猿是世界上最難拍攝的野生動物之一,一點也不為過。

  這段秘境深林追猿的苦旅歷經3年,耗時300余天,南寧到靖西往返行程2.4萬公里,行走攀爬3000多公里……如今,每當回看在山裏手寫下的7萬餘字日記、拍攝的3萬多幅照片和數百條視頻時,我早已忘記當時的危險與艱辛,只覺得美好與牽掛。願這些生靈在這片無人打擾的秘境之中,逍遙自在,世世代代繁衍下去。(作者:黃嵩和 撰文/攝影,係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編輯:韋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