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物多樣性廣西”走出國門 中國角廣西主題日活動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成功舉辦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二階段會議(COP15-2),於今年12月7日—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蒙特利爾當地時間12月8日(北京時間12月9日),主題為“綠水青山碧海 築就廣西生物多樣性”的中國角廣西主題日活動成功舉辦,得到廣泛關注。
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本次會議,派出了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財政廳、林業局、海洋局等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主要部門負責人和業務骨幹,組成廣西代表團參加此次會議。中國角廣西邊會會議上,廣西政府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專家、企業代表,分別就不同領域對廣西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經驗進行分享。
在中國角廣西主題日展覽現場,廣西展示了森林、草原、岩溶、濕地、海洋等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以及民族服飾、壯錦、繡球、銅鼓、茉莉花茶等廣西民族特色産品,詳細介紹了廣西保護好生物多樣性所做的努力和取得成效,充分展現廣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畫面。
2021年,廣西生態環境品質繼續保持全國前列(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二名),生物多樣性豐富度位居全國第三,生態系統功能得到鞏固提升。來自有關部門的一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廣西頒布了50多項森林和野生水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文件,出臺了全國首部靈長類棲息地保護條例和遺傳資源惠益分享地方性法規,構建了完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90%以上陸地生態系統類型、9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82%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得到了有效保護;全球極度瀕危物種東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發展到了5群;白頭葉猴數量擴大到1300多只,白頭葉猴保護案例成功入選“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廣西紅樹林面積達到9330多公頃,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32.7%;北部灣海域已成為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區之一,擁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布氏鯨以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江豚等多種珍稀海洋生物;潿洲島附近共監測到布氏鯨兩批33頭次;三娘灣海域中華白海豚超過260多頭。(廣西日報 記者余鋒 通訊員昌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