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底下好乘涼啊。”近日,廣西柳州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靜蘭休養所(以下簡稱“柳州市靜蘭軍休所”)一名軍休幹部發出這樣的感嘆。在柳州市靜蘭軍休所內,4棵大樹下設有體育設施和休閒座椅,不少軍休幹部及家屬圍坐在一起乘涼、話家常,不時傳來陣陣笑聲。
“從前不是這樣的,這些都是根據我們軍休幹部的意見進行改造才變成這樣的。”今年86歲的軍休幹部徐龍章指著樹下的小石凳説,原本樹下什麼設施都沒有,2022年這裡增設了健身器材、休閒椅等設施。
據了解,柳州市靜蘭軍休所是一個已建成30多年的軍休所。2022年以來,該所按照《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服務管理機構服務規範》,以標準化建設為落腳點,為軍休幹部提供“零距離”服務,打通服務軍休幹部的“最後一公里”。
軍休幹部正在使用健身器材鍛鍊身體 供圖 廣西壯族自治區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服務中心
“標準化建設有80%的思路來自黨員幹部,有12處內容是退休黨員原創。”柳州市靜蘭軍休所所長劉華萍介紹,標準化建設推進過程中,柳州市靜蘭軍休所通過“黨旗+共商”“黨旗+共建”“黨旗+文化”等方式,調動黨員服務對象自身潛力和主觀能動性,積極組織軍休幹部成為“設計師”“指導員”,按需定制。
“眾口難調啊。”柳州市靜蘭軍休所副所長梁勇説:“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到底怎麼改、改哪,都需要梳理、分析。”
協調“眾口”,黨支部挺身而出。柳州市靜蘭軍休所用黨建這根“紅線”打破壁壘,把軍休幹部、物業公司、社會組織等貫穿起來。改哪,黨員就出現在哪,越來越多的力量聚集在黨組織周圍,推動項目落地。
從平整道路、修建花壇、補漏墻面等硬體提升,到品質完善和文化營造……該軍休所將黨建與軍休工作進行深度融合,組織收集了軍休幹部及家屬意見,讓很多軍休幹部成了改造“設計師”,他們繪製健身步道文化墻,頂著酷熱書寫原創楹聯。
柳州市靜蘭軍休所內的靜心亭 供圖 廣西壯族自治區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服務中心
“很多軍休幹部不僅提出建設意見,還利用此前在部隊學習的技術,為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持。”柳州市靜蘭軍休所工作人員文鋒説,一磚一瓦的建設,都是軍休幹部們看著建起來的,在施工過程中,他們每天都到場“盯”進度。從提意見、改設計到落實執行等,柳州市靜蘭軍休所標準化建設實現軍休幹部共同參與。
該軍休所堅持黨建引領軍休工作,與軍休業務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使軍休所硬體得到改造更新,服務得到規範提升,文化得到提煉傳承,隊伍得到培養鍛鍊。
下一步,柳州市靜蘭軍休所在黨建工作中將思考研究“怎麼抓”“如何抓好”等問題,在思路上深化,在工作上實化,在措施上細化,以堅定自覺的擔當、紮實有效的工作、創新進取的勁頭,推動黨建工作取得新成績、再上新臺階。(文 鄧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