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起,由國家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珠還合浦 歷劫重光 《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廣西巡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對公眾免費開放。該展覽將持續1年,其中《永樂大典》嘉靖副本原件展出1個月。
講解員為觀眾講解《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類書,它成書于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重抄于嘉靖後期,全書正文22877卷,約3.7億字,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本次巡展特別精選了與廣西相關的2冊《永樂大典》嘉靖副本原件進行展示,即《南寧府志》和《梧州府志》。”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館長秦小燕介紹,《南寧府志》收錄了南寧府的城郭、風俗、賦稅、土産以及府縣圖、建置沿革等信息;《梧州府志》收錄了《元一統志》、地方誌及文學作品中有關梧州府山川記載的信息,且《梧州府志》為首次“出京”,實屬難得和珍貴。
觀眾體驗永樂版式透明屏互動遊戲
“《永樂大典》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全的百科全書,我看到裏面展出了很多和廣西有關的內容。收穫比較大的是我更能了解《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我為我們中國能有這樣的國寶而感到驕傲。”參展市民韋雁冰説。
據了解,本次巡展通過“大典猶看永樂傳”“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閱滄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顯”“珠還影歸惠學林”5個單元講述《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同時精選59冊(件)展品,全面展示這部巨著蘊含的豐富而寶貴的知識體系、思想理念、道德規範和人文精神。
此外,展廳內設有“名家帶你臨大典”觸屏遊戲、永樂版式透明屏互動遊戲、筆墨紙硯互動遊戲以及《永樂大典》知識互動遊戲等,讓觀眾感受《永樂大典》的紙張之良、用墨之精,學習其中蘊含的古籍版式、中醫養生、書法、動植物等方面的知識。
觀眾體驗《永樂大典》書法臨摹
“我在圖書館裏面臨摹了《永樂大典》中《南寧府志》的一篇書法作品,我臨摹了大概30分鐘才完成了一點。抄書對人的書法素養要求很高,對抄書人落筆的每個字的一筆一劃都有要求,而且運筆要做到氣息平穩,我覺得要做到還是蠻困難的。”參展觀眾陳志萍説。
秦小燕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展示《永樂大典》中收錄的廣西地域相關內容,展現廣西獨特的歷史文化和魅力,講好廣西故事。同時,希望通過《永樂大典》這部“國家寶藏”,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永恒魅力,進而激發人們的文化自信。(文/圖 林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