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投入140.93億元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 實施各類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達237.64億元
7月18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廣西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實施各類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達237.64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58.76億元,社會資本投入140.93億元。
近年來,我區先後出臺了《關於引導和規範社會資本參與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對支持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參與我區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通過財政資金引導,以剩餘土石料綜合利用、補充耕地指標收益分成、參與修復後經營開發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按照“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思路,積極籌措資金支持生態保護修復,統籌實施了一批國家支持的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如北海“藍色海灣”重大工程、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等,形成了一批享譽全國和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修復典型案例。其中,廣西北海陸海統籌生態修復(“藍色海灣”馮家江流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作為我國10個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之一,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自然資源部共同發佈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中國實踐典型案例》。據統計,其間全區共實施國家支持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2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1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7個,以及自治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重大工程9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62個。(廣西日報 記者王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