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安裝了防溺水預警監控系統,我們做家長的就沒那麼擔心孩子溺水了。”近日,廣西崇左市龍州縣逐卜鄉谷陽村谷陽屯村民姚勇濤説,該系統人臉識別半徑達到200米以上,攝像頭360度掃描可能發生溺水的危險區域,如發現未成年人在感應範圍,系統就會通過廣播勸離,同時將信息發送到家長和網格員手機,直至未成年人離開危險區域。
據悉,2022年以來,逐卜鄉以黨建為引領,把科技管理融入基層治理現代化大局中謀劃部署,建設5G數字鄉村治理系統,推動數字化建設“慧”及鄉村振興。
其中,防溺水預警監控系統覆蓋範圍廣,涵蓋要素精準全面,為逐卜鄉築牢防溺水上了一道安全防線。
同時,該鄉整合全鄉群眾自願分享的用於公共場所的攝像頭以及在各交通要道、村屯入口、屯內公共場所安裝的重要路段攝像頭近1000個,在數字化管理網格信息的同時加入治理積分制,運用大數據、互聯網構建起“管人+管事+管重點”的數字鄉村治理系統,將“數字+”融入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各方面,形成“線上+線下”立體治理體系。
“鄉村治理水準的提高,為來弄崗觀鳥拍鳥的各地遊客提供了人身及財産安全良好保障,也為觀鳥産業的發展‘插上了翅膀’。”逐卜鄉弄崗村“鳥導”黃智強認為,得益於數字鄉村治理系統,當地有效遏制了交通安全隱患、社會治安、旅遊摩擦等引發的各類矛盾的發生,推動當地旅遊産業特別是觀鳥經濟更加健康發展。目前,全鄉觀鳥産業鏈上有20多名“鳥導”、30多名自然導賞員、10多個觀鳥平臺及16家民宿,2022年以來“觀鳥産業”給當地帶來1000多萬元收益。
逐卜鄉還聯合廣西移動打造“慧村”平臺,把積分制“雲”管理模式融入數字鄉村治理系統,將村民在産業發展、鄉村治理、環境衛生、鄉風文明等工作中的參與情況細化納入積分範疇。“慧村”平臺還設置“隨手拍”“積分兌換”等功能,村民把想要反映的問題用手機拍照並上傳平臺,鄉、村幹部“秒回”即辦,實現問題精準指向精準處理,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文 黃華江 農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