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學、研、遊一體化 環江桑蠶産業帶動農戶致富
來源:廣西雲  |  2023-11-26 16:55:36

  綠桑環江金絲,多彩毛南華章。11月21日下午,“新興河池 綠動文旅——全國主流新媒體看河池大型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平治桑蠶文化産業園,探訪産、學、研、遊一體化的現代桑蠶産業基地。

産、學、研、遊一體化 環江桑蠶産業帶動農戶致富

  採訪團成員在産業園了解桑蠶文化。記者 周隆富 攝

  平治屯桑蠶文化産業園是環江毛南族自治縣2022年廣西蠶桑優勢特色産業集群重點建設項目。産業園佔地1200多畝,總投資1650萬元,建有高産示範桑園、標準化蠶房、桑蠶文化研學基地等,年産值達800多萬元,帶動了當地200多名村民就業。

  平治桑蠶文化産業園以環江桑蠶絲綢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為核心,拓展鄉村振興産業産銷一體化服務,實現村集體經濟增長、帶動群眾就業增收、促進當地産業發展壯大。項目共分三期進行建設,目前已建成以桑蠶文化為中心的展館及觀景平臺等。其中産業園推動的勞動實踐、傳統手工體驗、文創等項目與毛南非遺文化相融合,秉承了現代、綠色、傳統的理念。

産、學、研、遊一體化 環江桑蠶産業帶動農戶致富

  桑蠶文化産業園自主培育的新蠶種吐出黃色蠶絲。記者 周隆富 攝

  桑葉茶、桑黃酒、桑蠶護膚品、蠶絲……桑蠶文化展廳內與桑蠶有關的産品琳琅滿目,讓來自大江網的記者陳拾梅看得津津有味。陳拾梅介紹,小時候她家裏也養過蠶,對桑蠶文化情有獨鍾,“參觀了解了平治桑蠶文化産業園後,真的是大開眼界了!我原以為種桑就是為了養蠶掙錢,沒想到還能衍生出這麼多的文化和産品來。”陳拾梅感慨不已,尤其是看到産業園自主培育出吐黃色蠶絲的新蠶種後,更是感到驚奇。

産、學、研、遊一體化 環江桑蠶産業帶動農戶致富

  平治屯的毛南族群眾種桑養蠶富了起來,蓋起了小樓。記者 周隆富 攝

  站在桑蠶文化産業園的觀光臺上,放眼望去是村民們一排排漂亮的樓房和一間間藍頂蠶房,村前的地裏全都種植有桑樹。平治屯有91戶人家共323人,全屯31名黨員中,就有黨員能人12名。近年來,平治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培育桑蠶生産新模式,建設了1350平方米的標準化蠶房,改良傳統桑蠶産業“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生産模式,成功培育出河池市首批飼料育5A級蠶繭,為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推進産業跨界發展探索出一條新道路。

  蠶桑産業是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主要特色支柱農業産業之一。2022年,全縣桑園總面積達20.2萬畝,全年發種量88.81萬張,4.87萬農戶得益於種桑養蠶富了起來,其中脫貧農戶有6234戶。目前,3家繅絲企業規模有76組2.96萬緒,生産白廠絲1629.7噸,産值7.46億元,同時創建了“江緣”“桂合”“桂絲雅”三大品牌,形成了廣西高檔蠶絲生産基地,促進了環江的縣域經濟發展。(記者 周隆富)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