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殘疾人日 ▏看折翼的“天使”逆風起舞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2-03 19:20:21

  “我以為我的出生定是一場大歡喜,但好景不長,醫生給我的診斷是腦癱孩子……”近日,農思敏在朗誦比賽中講述了自己的故事,15歲的她雖然坐在輪椅上,但自信滿滿,臉上挂滿笑容。

國際殘疾人日 ▏看折翼的“天使”逆風起舞_fororder_圖片1

 農思敏參加2023年南寧群眾藝術館殘障兒童公益會的朗讀表演 供圖 廣西雲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農思敏來自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的一個小山村,出生時由於早産缺氧窒息,一歲多的時候還不能抬頭,後被確診為患有腦癱。為了給孩子治療,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傾其所有,但收效甚微。

  “那一天,一個叔叔、一個阿姨,背著我離開大山,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來到一個叫學校的地方,於是我有了老師、同學、朋友……”  

  原來,農思敏5歲那年,命運發生了改變。廣西雲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老師在下鄉探訪期間知道了她的情況,於是把她接到南寧進行康復訓練和學習。

  該中心是南寧市殘疾人聯合會指導成立的為殘疾兒童提供康教融合服務的公益性社會組織,費用全免,這為農思敏一家帶來了曙光。農思敏的父親赴廣東打工,爺爺在南寧照顧她,一家人步入了新的生活軌道。

國際殘疾人日 ▏看折翼的“天使”逆風起舞_fororder_圖片2

農思敏在爺爺的陪伴與幫助下進行康復訓練 供圖 廣西雲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那一年,康復課,老師的汗水滴在我身上,我的淚水滴在布娃娃身上。手部課,老師手把手教我學,拿、捏、握、穿、放……”

  “那一天,我站起來,獨自邁開第一步,老師們歡呼雀躍,擊掌相告;那一天,我握起筆,獨自寫下自己名字的第一筆,老師們相擁而泣……”

  在該中心老師的精心呵護與幫助下,農思敏的身體一點點好轉、一天天發生變化。“剛來的時候,她還只能躺著,現在變化太大了,能拄著拐杖自己走路。我們還鍛鍊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她爺爺回老家的時候,她能自己做飯,能自己照顧自己了。”廣西雲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韋玉琴説。

  在康復訓練期間,老師發現農思敏普通話講得特別好,於是為她請專業的老師提供一對一指導,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她成長成了一個會唱歌、繪畫、朗讀、製作小視頻、播音主持的小能人。“我的願望是能成為一名播音員。”農思敏説。

  10餘年的精心護理,讓孩子獲得新生。廣西雲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設置了從一年級到初三的班級,為這些折翼的“天使”提供免費的醫療、康復、教學服務。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農思敏只是其中之一。“她是一個非常勇敢、堅強、樂觀的孩子,其他同學都有被她感染,大家都想變得更好。”韋玉琴欣慰地説。

  當被問到孩子們長大了怎麼辦時,韋玉琴表示,“康復得好的孩子滿足評估條件後,會返回普校或者回歸到家庭和社會。對於17歲以上還需要留在中心的孩子,我們有青年班繼續提供幫助,同時通過訓練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併為他們提供一些工作機會。”

  據了解,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下達南寧市救助任務2279人,截至11月底,全市已救助4400人,較2022年同期增長30%。“我們堅持應救盡救,但救助力量還很有限,希望社會能給予這群特殊的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關愛,盡可能幫助到更多人。”南寧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鄒柱梁説。

  “我知道,我的人生道路註定有很多溝溝坎坎,我必須鼓足勇氣,向前走去……”在朗誦的結尾,農思敏鏗鏘有力。她的改變離不開社會的幫助,也離不開她自己的樂觀與堅強。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希望更多折翼的“天使”能被看到,能逆風起舞。(文 羅蘭)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