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連續六年雙下降
來源:廣西日報  |  2023-12-11 10:05:23

  原標題:我區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連續六年雙下降 今年前11月完成全口徑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745平方公里,超額完成年度治理任務

  12月8日,記者從廣西水土保持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制度2023年度全體會議上獲悉,今年以來,全區各級各部門主動擔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系統治理和修復,在水土流失“控增量、減存量、提品質”三個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截至11月底,全區完成全口徑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745平方公里,超額完成年度治理任務。2023年廣西水土保持率達到84.45%,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連續6年實現雙下降。

  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工作。作為全國試劃定省份,我區組織完成了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重點治理區和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區域的試劃定工作,為建立水土保持空間管控制度做了基礎準備工作。編制《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土流失自然修復實施方案》,安排專項資金組織全面實施,從源頭強化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工作。

  強化人為水土流失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嚴格水土保持審查審批,做好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全鏈條全過程監管。2023年全區共審批水土保持方案2214件,完成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驗收報備1574件,開展水土保持監督檢查8262次。常態化開展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遙感監管,全區共核查疑似水土保持違法違規圖斑1772個,查處水土保持違法違規項目425個,實現了對全區水土保持監管全覆蓋。制定了水土保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加大水土保持監管和執法力度。強化生産建設單位水土流失防治主體責任落實,壓實“管行業、管建設、管生産必須管水保”的責任鏈條。

  積極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2023年,我區以小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統籌配置河溝道生態治理、植物緩衝帶建設、水源涵養、生態自然修復等措施,構建工程、植物、耕作等措施相結合的水土流失治理體系,加快推進水土保持工程建設。自治區水利廳選取靈川縣、金秀瑤族自治縣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試點,會同農業農村、林業、鄉村振興、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合力打造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的美麗鄉村。(南寧晚報 記者/周映 通訊員/李四高)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