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農業産業如何興? 建平臺 強科技 延鏈條
來源:廣西日報  |  2024-03-11 11:31:37

特色農業産業如何興? 建平臺 強科技 延鏈條

  近年來,賀州市大力發展設施大棚蔬菜産業,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質蔬菜供應基地。圖為該市平桂區現代農業産業園內,蔬菜大棚整齊排列,蔚為壯觀。黎豪圖/攝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指出,發揮廣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産業,讓更多“桂字號”農業品牌叫響大江南北。

  立足資源稟賦,突出地域特點,廣西緊緊圍繞“10+3+N”現代特色農業産業體系的發展目標,積極打造特色産業平臺載體,促進産業集聚集群發展,推動産業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涌現蔗糖、水果、蔬菜等一批千億元特色農業産業集群,糖料蔗、水果、蠶桑、茉莉花(茶)等産量長期雄踞全國榜首,多個特色産業全國領先,“糖罐子”“菜籃子”“果盤子”的名號響徹大江南北,為加快農業強區建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立下汗馬功勞。

  聚集群建平臺 匯聚發展動能

  産業發展,規劃先行。我區相繼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廣西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站在全區農業制高點,為農業産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打造産業集群,避免“單打獨鬥”。百色把芒果産業作為振興經濟的支柱産業來抓,將原來“各自為戰”的田東縣、田陽區等區域聯合起來,統一規劃,統一品牌,建起産業集群。2023年,百色市芒果種植面積137萬畝,産量123萬噸,一産産值超6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芒果生産基地。

  平臺蓄勢、動能集聚。雨後春筍般的現代農業産業園、優勢特色産業集群、農業産業強鎮等,推動政策集成、要素集合、服務集中,提高了産業集聚發展能力,以平臺載體提檔升級促進了産業提質增效。目前,全區先後形成糧食、蔗糖、水果、蔬菜、漁業、優質家畜6個千億元産業集群,累計創建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7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3個、現代農業産業園8個、國家産業強鎮55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142個;累計創建9個自治區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30個自治區級農業産業強鎮;已建成571個廣西特色農業星級示範區。

  運苗、挖坑、栽苗、按壓……近日,在藤縣東榮鎮夏垌村六堡茶園,茶農在茶壟上不停來回,一片繁忙。該茶園引入茶企投資1500萬元,流轉土地1700多畝發展六堡茶産業。

  “為培育龍頭企業,壯大六堡茶産業規模,我們加大了招商引資政策的支持力度,整合土地資源加快土地流轉,用好獎勵扶持政策解決企業前期投資資金短缺問題。”藤縣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該縣成功引進3家規劃建設1萬畝以上茶園的茶企。

  龍頭起舞,産業騰飛。通過引導農業龍頭企業擔任“鏈主”建設全産業鏈,支持農民合作社健全組織機構、提供統一的社會化服務,一批資源要素共享、聯農帶農密切的農業産業化聯合體浮出水面。目前,全區累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876家、農民合作社6.3萬家、家庭農場12.3萬戶、農業産業化聯合體305個。

  科技裝備支撐 掌握核心技術

  土地平整、甘蔗下種、培土覆膜,各類農機設備來回穿梭,忙個不停。近日,在來賓市興賓區小平陽鎮古夢村,種植大戶楊斌的600畝高糖優質品種甘蔗種植進展順利:“我種植的品種主要有‘桂糖42’‘桂糖44’‘柳城05136’,它們産量高、宿根性好、含糖量高,畝産量可達7噸左右、利潤近700元。”

  適合全程機械化的“桂糖44”,畝産高、糖分高、早熟、抗性強的“桂糖42”,適應旱地、瘦地的“桂柳1539”……針對不同的土地條件和氣候特點,廣西各地科研部門因地制宜培育出一批甘蔗良種。目前,廣西糖料蔗良種覆蓋率達98%,其中廣西自育品種覆蓋率89.8%。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要加大種業振興、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我區開展甘蔗、芒果、桑蠶品種新一輪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加大茶葉、畜牧、水稻、漁業等新品種攻關力度,一批原創性突破性引領性科研成果落地見效。

  目前,廣西建成國家級農業種質資源庫(圃、場)9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6個、畜禽核心育種場9個、水産良種場2個;建成的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是全國三大地方雞種活體基因庫之一。果蔬“三避”種植技術全國領先,“集群式樓房智慧化豬場”模式國際領先,自創陸基高位圓池循環水養殖技術列入“全國農業十項重大引領性技術”,智慧養蠶、互聯網養豬等入選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典型案例……現代特色農業先進技術及模式遍地開花。

  在寧明縣亭亮鎮那潭村浦完屯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省時省力的山地軌道運輸機被人們稱為“小火車”。“基地360余畝火龍果大都種在丘陵地帶,目前‘小火車’覆蓋面積約90畝,至少節約30%的人工。”寧明縣澤民火龍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打算投入無人機植保技術,成本估計能節省60%以上。

  加快補上農機裝備短板,目前全區農機總動力達3848.75萬千瓦,全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達69.72%。14個縣(區)和貴港市獲評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十四五”期間,建成全國農機平安示範縣6個。

  延鏈補鏈強鏈 實現全鏈增值

  在蒙山縣蠶桑産業示範區展廳,桑葉茶、蠶絲被、香雲紗成衣等一應俱全。“我們已實現從種植養殖到生産加工再到産品銷售、品牌打造等全領域全鏈條合作,構建起組織化分工、規模化生産、集約化發展的格局。”蒙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該縣目前有桑園面積6萬餘畝,種桑養蠶覆蓋全縣9個鄉鎮、50%以上的農戶,去年桑蠶産業産值1.75億元,生産絲綢1700萬米,織綢産能規模居廣西首位。

  聚焦補短板延鏈條,全區農産品加工水準持續提升。2023年,我區農産品綜合加工轉化率達68.1%。11個國家級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縣建設不斷推進,全區新建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870個、累計達4238個,新增儲藏能力58.16萬噸、總庫容達220萬噸以上,全區産地低溫處理率達15%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準4個百分點。

  産業興旺看品牌。按照“打造一個品牌、帶活一個産業、富裕一方農民”的思路,我區統籌兩個“三品一標”協同發展,加快實施品牌強農戰略,推動地理標誌農産品和綠色、有機、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全面提升。全區累計認定“桂字號”農業品牌目錄5批次503個品牌,品牌總價值超過4450億元。在2023年中國品牌價值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百強名單中,廣西有14個品牌入選。

  新征程,再出發。“下一步,要繼續在主導産業選擇、平臺載體建設、市場主體提升、要素保障完善、強化聯農帶農機制上狠下功夫,夯實産業發展根基,找準鄉村特色産業抓手,加大産業幫扶力度,推動全區特色農業持續高品質發展。”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如是説。(廣西日報 記者 陳 靜)

編輯:蔡俊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