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分時節是養生防病好時機,醫生提醒:
補氣除濕防春困 水中加“料”防上火
春季多風,氣候多變,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稍不注意就會生病。今日是春分節氣,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預防疾病?在飲食上應注意什麼?昨日,記者採訪了南寧市知名中醫醫生柏彩寶。柏彩寶提醒:春分時節,正是做好疾病預防和養生的好時機。
●皮炎
隨著氣溫升高,各種春季皮炎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皮炎主要是一些過敏性的皮膚病,比如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等。這些都屬於皮炎範疇。為什麼在春天容易發病呢?由於春天萬物復蘇,不少植物開始開花,很多人在出門踏青後,很容易患上由花粉等引起的接觸性的季節性皮炎。
預防妙招:過敏體質人群春天儘量少到外面遊玩,減少和花的接觸。如果外出,儘量戴上醫用口罩。在飲食上,春天要儘量少吃或者不吃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比如常見的海鮮、芒果等。
●哮喘
哮喘在春天也是高發期。過敏性哮喘患者會發生支氣管痙攣,導致哮喘病復發。此外,春天忽冷忽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上呼吸道感染可誘發哮喘。
預防妙招:春季哮喘易復發的患者,可在外出的時候佩戴口罩,同時減少到公園和其他花粉較多的地方,減少和過敏原接觸。在飲食上,對於曾經有過哮喘等方面疾病的人,多吃一些蔬菜可以有效預防哮喘,如蜂蜜、山藥、胡蘿蔔、羅漢果、蓮藕等。同時,要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誘發哮喘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春困
從中醫角度上分析,春困是因陽氣生發不好而導致。
預防妙招:一類病人是因為氣不足,這類人需要補氣,平時上午時分,可以來一杯人參、大棗茶。平時也可以以黃芪、五指毛桃泡茶喝,也可以提氣。第二類病人是因為春天濕度比較大,南方人濕氣較重,會出現全身乏力、春困的現象。這類人則不需要提氣,而應著重化濕。平時可用陳皮泡水飲,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化濕以後,精神好了,但不宜喝酒,少吃水果。
●上火
春天氣候適宜,但人體內的水分仍很容易通過出汗、呼吸而大量丟失。同時,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不能一直保持,容易出現生理機能失調,出現咽喉乾燥疼痛、嘴唇乾裂、大便乾燥等上火症狀。
預防妙招:首先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平時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少熬夜。一旦上火需要用疏散性的藥物,讓“火”慢慢疏泄掉。藥物可吃小柴胡顆粒、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其次飲食上要忌吃過於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如苦瓜、草莓等;多飲水,促進體內“致熱物質”從尿、汗中排出,同時還可以喝一些去火茶,比如説菊花茶、綠茶等。
春分如何養生
1.保持心情舒暢
春天萬物復蘇,陽氣生發。春季養生,情緒上要樂觀,明朗,不宜發怒或抑鬱。俗話説“大怒傷肝”,我們要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保持心情舒暢。
2.適當體育鍛鍊
從中醫的角度來説,養生是比較講究的,比如戶外濕度大、下雨天,建議不要在戶外去運動,可以在室內做普拉提、瑜伽、太極等運動。天氣晴朗,可到戶外運動。同時,運動要以溫和性為主,如散步、慢跑等。
3.合理均衡膳食
在飲食上應力求中和,保持寒熱均衡,切忌大寒大熱,損傷脾胃。平日注意飲食清淡,少辛辣、乾燥,可多食應季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薺菜、韭菜,桑葚、櫻桃等。同時,春天雨水多,濕氣較重,可選擇一些具有健脾除濕的食物,且春天陽氣上升容易傷陰,注意多食補陰食物,如山藥、枸杞等。(南寧晚報 記者蔣愛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