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預測,今年廣西氣候狀況總體偏差,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暴雨、高溫、乾旱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自然災害防治形勢嚴峻複雜。”4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周運逵説。
當天,廣西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情況新聞發佈會在南寧舉行。周運逵介紹,2023年,廣西有效應對8次致災強降雨、4次颱風、4次大範圍高溫天氣過程、1次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過程以及北海海域5.0級地震影響,自然災害實現“四個下降”:受災人口、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間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38%、78%、72%、57%。2024年,廣西將重點從六個方面加強防範應對自然災害。
一是全面壓實責任。廣西將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完善黨政共管、逐級包保的責任體系;夯實行業監管責任,核定防汛安全責任人,落實城市排水防澇責任制;強化火源管理責任,細化“責任清單”“工作清單”。
二是健全完善機制。廣西將完善會商研判、信息共享、調度指揮、協同處置等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出臺廣西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實施方案,加強鄉鎮、村屯森林消防隊伍和護林員隊伍建設。
三是強化監測預警。廣西將提高強降雨、颱風等災害天氣的短臨預報預警準確率,強化山洪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能力;落實預警與應急響應的協調聯動,堅持提早預警提前準備;強化大數據助力和信息化支撐,暢通預警信息發佈“最後一公里”。
四是突出重點防禦。廣西將細化實化防禦措施,提升城市極端暴雨防範應對能力;實行山洪和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嚴防泥石流、山體滑坡、山洪等災害;推動應急避難場所和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充分做好大震巨災防範應對準備;堅持科學撲救,堅決防範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
五是加強應對處置。廣西將盯緊危險區域人員撤離轉移,形成風險識別、臨災“叫應”、轉移避險的工作閉環;聚焦化解“夜間出險”“非隱患點致災”等高危節點和致災風險。
六是夯實基層基礎。廣西將高品質實施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等防災減災救災工程項目;加強基層災害防禦培訓演練力度,推動因地制宜建設應急避難場所。(文 林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