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注重通過民俗節日深耕非遺文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通過舉辦各種民俗活動激發多彩非遺活力,讓各族群眾在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中加深情感,增進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促進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
銅鼓舞、壯族獅舞、九龍擺尾舞等非遺傳統舞蹈是江州區各族群眾在重大民族節慶中必不可少的項目,花燈、壯錦是民俗節慶的重要元素,五色糯米飯、臘鴨、沙糕是傳統節日裏必備的傳統美食……在江州區,非遺技藝的傳承讓當地各族群眾的生産生活豐富多彩。
江州區通過舉辦非遺活動促進各族群眾共享共樂。春節期間,江州區舉辦“交換暖冬來江州,甜甜蜜蜜過大年”系列非遺民俗活動,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擴大“千年古郡 甜蜜江州”的知名度,擦亮江州區特色文化名片。濃厚的節日氣氛、精彩紛呈的非遺民俗活動吸引了各族群眾和外地遊客。江州區用自己的獨特方式溫暖八方來客,讓廣大群眾和遊客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三月三”假期,江州區舉辦民族團結進步系列主題活動,非遺活動作為主題活動的重要部分走進了社區、學校、村屯和景區,參與和體驗非遺活動的各族群眾達3.5萬人次。
與此同時,江州區還通過弘揚非遺文化,不斷推動各族群眾交往交融。江州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有馱盧鎮疍家的水上婚禮、龍舟賽以及左州鎮的金山花炮節等。其中,疍家水上婚禮被列入崇左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馱盧龍舟賽習俗歷史悠久,是一項集民俗、健身、娛樂和競技于一體的群眾體育活動。左州金山花炮節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已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觀音出遊、搶花炮是非遺活動的重頭戲。賽龍舟、搶花炮已成為江州區重要的節日活動,是崇左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重點保護項目。 (文 王江龍 雷妮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