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廣西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新聞發佈會在南寧舉行。發佈會透露,廣西充分發揮區域醫療中心亮點優勢,聚焦群眾看病就醫需求,推動區域醫療中心頂尖的醫療人才、技術、管理平移,提升廣西醫療整體服務水準,讓群眾就近享受高水準的醫療服務,實現“大病不出省”的新局面。
發佈會現場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黎君君介紹,廣西通過推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自治區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的建設,定向輸出優質醫療資源,帶動提升區域整體水準。
目前,3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西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柳州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桂林醫院)、4家自治區區域醫療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防城港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池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玉林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梧州醫院)均已掛牌運營,總體進展較為順利,取得較好成效。
自廣西區域醫療中心項目開展以來,累計引進新技術新項目超過300項,其中國內先進區內領先66項,填補廣西技術空白13項。其中開展了廣西首例超聲-CT融合導航成像下頜面部顱底腫物穿刺活檢術,成功救治了4歲越南籍罕見病危重患兒和百歲高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在本地救治原需要轉出至北上廣等地區的疑難複雜疾病21例等,大幅度減少人民群眾跨省、跨區就醫,解決了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更好地滿足群眾醫療服務需求。
據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以基層為重點,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通過開展“千縣工程”“組團式”幫扶、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等,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持續鞏固和拓展健康扶貧成果。通過立足於縣級醫院實際,綜合考量當地常見病、多發病,著力加強縣級醫院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健康管理(體檢)中心建設,提升縣級醫院危急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等,促進醫療優質資源下沉,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
截至目前,受幫扶的縣級醫院累計建成急診急救“五大中心”95個,健康管理(體檢)中心33個,新建臨床專科34個,診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國家衛生健康委縣級綜合醫院服務能力評估結果顯示,廣西縣級醫院全部達到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基本標準。
下一步,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將進一步推動國家、自治區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引領行業發展;全面增強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提高綜合能力水準;不斷強化醫療品質管理和專科建設,增加優質服務供給。通過一系列舉措,推進廣西醫療服務中心下沉、資源下沉,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文/圖 林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