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蜥在水邊活動。 羅樹毅/攝
工作人員在給鱷蜥做身體檢查。廣西日報記者 王艷群/攝
鱷蜥被譽為原始蜥蜴類“活化石”、爬行界“大熊貓”,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作為第四紀冰川末期殘留下來的古老爬行類動物,鱷蜥在地球上奇跡般地繁衍生息了數億年。
地處粵桂交界的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大桂山保護區),是我國首個以鱷蜥命名的保護區。這裡活躍著1200多只鱷蜥,其中超過740隻為人工繁育,是全球最大鱷蜥人工繁育基地。從瀕臨滅絕到種群擴大,鱷蜥在廣西獲得新生,它身上有哪些未解之謎,人工繁育背後又有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記者前往大桂山保護區一探究竟。
A 精心救護
爬行界“大熊貓”開枝散葉
長著蜥蜴的頭部,頸部以下與鱷魚相似,故名鱷蜥。常棲息于溪溝,在我國華南地區極少數灌木叢生、山衝溪流不大的積水坑附近,偶爾能看到它的身影。
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破壞和環境變遷的影響,鱷蜥野生種群急劇下降。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野外鱷蜥種群數量不足1400隻,已處於極度瀕危狀態。且鱷蜥野外分佈區域十分狹窄,現存鱷蜥僅見於我國的廣西、廣東以及越南北部少數山區。由於鱷蜥最早發現于廣西金秀大瑤山,故在我國多以瑤山鱷蜥相稱。
地處賀州境內的大桂山保護區,水源充足,森林覆蓋率達99.6%,是鱷蜥生存和繁衍的理想之地。為給鱷蜥營造一個更為舒適溫暖的家,2010年,保護區與廣西師範大學合作,成立大桂山保護區鱷蜥救護繁育中心,13隻來自廣西師範大學實驗室的鱷蜥率先在此安家,揭開了大桂山鱷蜥人工繁育的序幕。
5月22日,記者來到繁育中心,只見大棚下方半陸半水的繁育池裏,鱷蜥們正美美地睡覺,一動不動地趴在地面或水邊,即使時有聲響,也未能驚醒它們。
“鱷蜥為典型的依賴水源的爬行動物,習性獨特,平時很少活動,多數時間都在睡覺。”工作人員邱彬介紹,為了讓它們更好地適應新環境,繁育池內參考原有生境,水陸各半,並安裝了水、電、照明和視頻監控設施,工作人員給它們喂食,如同呵護自家的孩子,每個環節一絲不茍。
記者了解到,經過10多年的精心繁育,鱷蜥家族已然“開枝散葉”。目前,該保護區在北婁保護站、甘洞保護站建成近200個飼養池,先後繁育出鱷蜥800多只,部分放歸野外,種群數量不斷擴大。
B 科學繁育
防控疾病呵護健康成長
人工繁育工作極其複雜,從前期準備工作到選種交配,再到鱷蜥寶寶出生,通常要1年多時間,鮮為人知的是,期間還要克服各種各樣的難題。
“鱷蜥生長最大的威脅來自疾病,這是人工繁育工作面臨和要克服的最大難題。”保護區工程師羅樹毅介紹。
羅樹毅是大桂山保護區鱷蜥救護繁育中心第一任“大管家”,繁育中心成立14年來,他一直紮根保護區,成為行家裏手。
據悉,鱷蜥疾病每年都發生,同一隻鱷蜥一年中有可能反復發病,嚴重時要2—3個月才能治愈。疾病發生跟溫度、土壤、水質有一定關係,通常集中在高溫多雨天氣,5月開始,6—8月是高發期。此刻,羅樹毅正迎來最忙碌的時候。
羅樹毅介紹,鱷蜥常見疾病是細菌感染,表現為肢爪起白色斑點、潰爛等,且傳染性強。早期發現且病情較輕的鱷蜥,通常很快就能治愈。但如不及時發現,病菌滲透到血液就可能導致敗血病而死亡。
為做到疾病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傳染,工作人員除了做好巡查防護,每週還要安排2次檢查。
據統計,保護區鱷蜥年均發病率為10%—20%。近年來,依託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做技術指導,保護區不斷強化疾病防治,效果顯而易見。目前,成年鱷蜥發病治愈率超過95%。“疾病防控有力,對於開展鱷蜥人工繁育、野外放歸以及擴大種群數量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羅樹毅表示。
C 多方攜手
野外放歸重建美好家園
鱷蜥的繁衍發展跟人類一樣,除了克服疾病災害,避免它們近親繁殖帶來的不利影響,也是繁育工作面臨的大難題。
人工繁育過程中,羅樹毅往往一人分飾多個角色:鱷蜥發病時,他擔當“白衣天使”守護健康;每年3—5月交配季,他又化身“月老”,為鱷蜥科學“牽紅線”,讓它們盡可能地避免近親繁殖;鱷蜥寶寶出生時,他又當起“月嫂”,既要負責給母鱷蜥“坐月子”,還要照顧出生的年幼鱷蜥。
10餘年來,一批批鱷蜥寶寶在呵護下健康成長,家族成員“枝繁葉茂”,羅樹毅樂此不疲。
由於鱷蜥野外群數量不多,無論是自然環境下,還是採取人工繁育,近親繁育帶來的死胎、畸形或發育不全的現象還是難以避免。
為了更好地辨別鱷蜥個體信息,繁育中心為每只鱷蜥建立了身份檔案。據廣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武正軍教授介紹,每只鱷蜥的尾紋獨一無二,猶如人類的指紋,一一拍照、編號,意味著它們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身份證”。進而,通過這些信息辨認它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後代,可以有效避免近親繁殖。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更科學地採取人工繁育和野外放歸的辦法不斷提高它的繁殖率、存活率,以幫助恢復其種群野外數量。”自治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負責人説。
去年8月,大桂山保護區第三次科學野外放歸鱷蜥30隻,至此已累計放歸65隻人工繁育純本土鱷蜥。野外放歸過程中,專家們從放歸個體、放歸地點選擇,到放歸後的監測都經過了科學論證,從而保證存活率。
跟蹤監測結果表明,放歸的鱷蜥獲得了自主覓食、自主越冬及自主繁殖等野外生存技能,已初步具備種群的自我維持能力。目前,保護區內野外生存的鱷蜥已有500隻左右,佔全球種群數量的1/3以上,是世界最大的鱷蜥野外種群分佈區之一。(廣西日報 記者 王艷群 通訊員 李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