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記者從廣西電力交易中心獲悉,截至5月末,廣西今年累計組織24批次綠電交易,交易電量42.75億千瓦時,是去年同期的3.81倍,超去年全年6.61億千瓦時。
廣西是全國首批開展綠電交易的省區市之一,自2022年綠電交易開市以來,廣西成交綠電電量累計達100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0萬噸。據中電聯發佈的全國電力市場信息顯示,今年一季度,廣西綠電交易結算電量排名全國第三、南方區域第一。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廣西企業參與綠電交易、購買綠證的熱情高漲。截至今年5月末,廣西參與綠電交易的經營主體達1590戶,比2023年底增加970戶。廣西電力交易中心負責人分析,從消費綠電、購買綠證的經營主體看,水泥、石化、鐵合金、機械製造等傳統優勢企業增多,出口型企業等有綠電指標需求的經營主體綠電購買量增大,折射廣西産業綠色低碳發展勁頭足、潛力大。
新能源快速發展、綠電交易機制不斷優化也促進了綠電市場的活躍。截至2023年末,廣西新能源裝機容量2662萬千瓦,同比增長55.1%,遠超全國平均增長水準。適應高比例新能源發展的市場化消納機制持續完善,進一步加強了綠電、綠證交易銜接,新能源環境價值凸顯。
截至目前,廣西利用小時超過800小時的風電電量、利用小時超過500小時的光伏電量進入電力市場化交易市場,實現風電三分之二以上發電量、光伏二分之一以上發電量參與綠電交易。(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譚卓雯 通訊員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