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新:黨建引領聚合力 集體經濟“壯起來”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6-28 15:02:11

  “這次共摘得15袋泡椒,共860斤。按目前泡椒的長勢來看,每畝産量能達到6000斤左右。按照目前收購價來計算,今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有望創新高。”日前,廣西崇左市大新縣龍門鄉三聯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明滿懷信心地算著集體經濟收入賬。

廣西大新:黨建引領聚合力 集體經濟“壯起來”_fororder_圖片1

  泡椒豐收 攝影 黃遠智

  2024年初,大新縣龍門鄉各村利用撂荒地、冬閒田等種植長龍泡椒27畝。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培育終於迎來了豐收季,成片的泡椒地裏,青翠碧綠的泡椒結滿植株,“豐”景如畫。

廣西大新:黨建引領聚合力 集體經濟“壯起來”_fororder_圖片2

  種植戶採摘泡椒 攝影 陸梅雪

  近年來,大新縣在推行“一村一方案”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黨建引領、資源共享基層治理模式,通過整合農村的土地、勞動力、資金等資源,不斷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品質發展。

  2023年度,大新縣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482.07萬元,其中可分配收益2340.70萬元,分紅231.31萬元,涉及8148戶32051名社員。

  黨建引領 鞏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近年來,大新縣堅持黨建引領,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列為“一把手工程”,縣處級領導聯繫幫扶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壓實有關單位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責任,發揮各村後援單位幫扶作用,以層層傳導壓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同時,堅持以“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引導鄉(鎮)、村(社區)成立村級集體經濟平臺公司,各村聯合共建集體經濟産業園,引進培養懂技術、懂市場、懂管理的專業人才,實施農産品加工、商貿物流、鄉村旅遊等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級集體經濟形成了組織,建立了體系,經營機制規範高效,服務成員和聯農帶農能力明顯提升。

  2024年,該縣147個村(社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共192個。

  抱團聯動 激發村級集體經濟活力

  2023年2月,大新縣欖圩鄉榮圩村和仁合村,結合自身優勢,挖掘潛在資源,合股成立了大新縣欖圩合榮農機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並購買2台大馬力拖拉機、2台旋耕機以及1台翻轉犁,為農戶提供機耕、播種、秸稈打捆回收利用等服務,有效提高兩村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2024年初,大新縣那嶺鄉用好甘蔗“聯動價”的利好政策,把治理撂荒地發展甘蔗産業作為立足崗位做貢獻、擔當作為謀發展的主要抓手,10個村(社區)通過抱團聯動,整合各村村級集體經濟資金髮展近400畝甘蔗種植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這是大新縣以抱團聯繫發展,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動的縮影。

  近年來,該縣充分利用抱團發展的模式,通過整合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項目資金,盤活用好農村集體土地資源,加快培育優質項目,發揮項目效益最優化作用,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增收。2023年,全縣實施上級財政扶持集體經濟項目共7個。

  同時,各村結合實際,將扶持資金用於發展本地特色産業或服務地方特色産業的配套産業項目,在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帶動群眾共同增收。如,龍門鄉依託山油茶産業優勢,投入村級集體經濟資金7萬元購置山茶油榨油設備及配套設施,開辦山茶油加工作坊,群眾種植山油茶面積從原來的380多畝增加到現在的800多畝。

  多元發展 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換擋提速”

  2023年5月份以來,大新縣堪圩鄉仕村實施明仕旅遊度假區蓄電池觀光車遊覽服務項目,為度假區內遊客提供出行及觀光遊覽服務。觀光車遊覽服務項目實施後,提供了司機、保安、保潔員等崗位,使當地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形成共享發展成果的良好態勢。

  近年來,該縣積極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新途徑,充分利用閒置的土地、房屋、場地等資産,通過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讓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最大限度盤活現有資源、資産和資金,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該縣在謀劃各村集體經濟項目時,還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聚焦特色産業,通過選樹不同基礎、不同類型、不同模式的集體經濟發展示範村,培養致富帶頭人,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種植、養殖及加工産業等方式,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文 梁桂花)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