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裏的壯美廣西】中越邊民共慶東興京族哈節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7-18 15:04:08

  7月14日,農曆六月初九,一年一度的京族哈節在中越邊境廣西東興市江平鎮萬尾村舉行。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與當地京族同胞載歌載舞,歡慶佳節。

  “哈節”是京族每年最盛大的傳統民族節日,“哈”在京語中意為“唱歌”。哈節期間,京族人身著民族盛裝,到海邊歌唱祈求風調雨順、漁業豐收,在海灘彈奏獨弦琴。

【節慶裏的壯美廣西】中越邊民共慶東興京族哈節_fororder_圖片1

  哈節現場 攝影 方平

【節慶裏的壯美廣西】中越邊民共慶東興京族哈節_fororder_圖片2

  獨弦琴演奏 攝影 方平

  “獨弦琴是京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名片,也是我們不可多得的瑰寶。在哈節期間,我們會彈奏獨弦琴,大家聽著獨弦琴的動人旋律,心情也會感到非常愉悅。”京族獨弦琴藝術自治區級傳承人趙霞介紹,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古老樂器。彈獨弦琴,是京族人抒發內心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當天,萬尾哈亭人頭攢動,鑼鼓齊鳴,彩旗飄揚,在遊客的簇擁下,身著傳統服裝的京族同胞從哈亭出發,敲鑼打鼓前往海邊祈求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節慶裏的壯美廣西】中越邊民共慶東興京族哈節_fororder_圖片3

  金灘人頭攢動 攝影 黃錦新

  婉轉動聽的獨弦琴聲,頗具特色的踩高蹺捕魚,趣味十足的耙螺體驗……哈節期間,京族傳統漁業非遺文化展演及體驗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體驗,親身感受京族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節慶裏的壯美廣西】中越邊民共慶東興京族哈節_fororder_圖片4

  京族同胞展示高蹺捕魚 攝影 韋勇

【節慶裏的壯美廣西】中越邊民共慶東興京族哈節_fororder_耙螺是京族漁民在海邊獲取貝類的一種生産技藝。蘇世鈺+攝+(6).JPG

  耙螺是京族漁民在海邊獲取貝類的一種生産技藝 攝影 蘇世鈺

  “這是我第三次來東興,來了幾次都是拍那個高蹺捕魚,這個是非遺項目。這次我參加了哈節活動,體驗了京族的民俗文化,感覺很有特色。”來自南寧的遊客莫一寧説。

【節慶裏的壯美廣西】中越邊民共慶東興京族哈節_fororder_圖片6

  高蹺撈蝦 攝影 蘇世鈺

  京族是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防城港市下轄的東興萬尾、山心、巫頭三個海島上。“哈節”是中國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中國的京族和越南主體民族語言相通,習俗相近。每年京族“哈節”和越南芒街的“哈節”舉辦之際,兩地民眾均會互訪慶祝,交流情誼。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東興,這次拍攝哈節活動,我想讓更多的越南人知道在中國也有類似的節日。哈節真的很有趣,我認為看到我作品的越南人也會感到非常高興,他們會知道在另一個國家,在中國,有一個與越族如此相似的民族。”越南遊客、視頻自媒體博主Vuong Linh説。

  近年來,京族民俗文化得到了更全面的保護和發展。“哈節+旅遊”的發展模式,展現了京族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依託京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濱海資源優勢,京族的聚居地已成為中國4A級旅遊景區。

  東興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吳娟表示,如今,隨著京族哈節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這一傳統節日已成為京族文化傳播海內外的重要窗口,也為東興市的文化旅遊産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為助推東興文旅産業發展,下一步,東興市計劃繼續完善文旅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準,並開發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和旅遊産品。(文 林姍婷 陳海靖)

編輯:蔡俊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