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位於西南邊陲,與越南諒山接壤,素有“祖國南大門”之稱。8月7日,廣西“雲説壯美 走邊關”采風行活動走進廣西憑祥市,來到崇左邊境管理支隊友誼關邊境派出所,近距離聆聽邊境派出所民警們以忠誠與奉獻、熱血與擔當,肩負起維護邊境治安、護航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職責使命的故事。
友誼關邊境派出所轄區與越南三面接壤,邊境線長27.5公里,管轄80余塊界碑,邊境情況複雜,管控任務艱巨。但友誼關邊境派出所全體民輔警始終堅守在邊境一線,打擊違法犯罪,守護邊疆安寧。
“除了常態化開展邊境巡邏管控外,我們還主動探索重點人口的管理方式,對吸毒人員、刑滿釋放人員、外籍配偶等進行分類管理、分級管控,做實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強化日常監管。”友誼關邊境派出所民警袁慧説。
友誼關邊境派出所民警風采
為不斷踐行“楓橋經驗”,傾情為民服務,友誼關邊境派出所聯合多個部門,成立“老周涉外調解室”等3個聯合調解室,推行“派出所+N”的多元調解機制,為群眾排憂解難。
友誼關邊境派出所民警袁慧接受媒體採訪
位於憑祥市友誼鎮的浦寨商貿城,是中越邊境線上最大的邊貿點。“2021年5月,1名越南籍客商在浦寨租賃店舖售賣工藝品。租賃到期後,由於一些客觀原因,越南籍客商委託好友幫忙到店內處置剩餘工藝品,並向房東要回押金。但房東以越南籍客商本人未到場,以及越南籍客商沒有用真實姓名簽訂租賃合同為由,拒絕向越南籍客商的好友退還押金。”老周調解室金牌調解員周梅初介紹,“後來,該越南籍客商無奈向友誼關邊境派出所民警求助,民警和我聯繫到當事人雙方,並開展調解工作。”經過民警和周梅初的耐心調解,房東最終同意向越南籍客商的好友退還剩餘工藝品和押金,雙方順利和解。
調解員周梅初接受媒體採訪
據了解,2021年以來,友誼關邊境派出所調處糾紛68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8.6%,該所獲評廣西公安機關第二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周梅初獲評“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
友誼關邊境派出所民警在維護邊境轄區治安的同時,也積極開展國防宣傳教育、關心幫扶群眾。在渠歷警務室的門旁,貼滿了群眾寫的便利貼,這些便利貼寫滿了群眾對民警的感謝和祝福。“警務室的民警真好!來我家幫掰玉米,原本一天的工(作量),兩個小時就做完啦!”民警堅守為民服務的初心,用心用情服務群眾,被當地群眾親切稱為“好唄儂”(好兄弟)。
記錄著受助民眾感激之情的便利貼
多年來,友誼關邊境派出所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先後獲評“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集體”“八桂楷模”等省部級以上榮譽12項,1名民警榮立二等功、10名民警榮立個人三等功。他們的故事,是憑祥市乃至整個廣西邊境地區發展的一個縮影,充分展現了邊境派出所民警的青春風采和責任擔當。(文/圖 陳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