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鄉村博物館的守望
來源:廣西日報  |  2024-08-20 12:18:29

一座鄉村博物館的守望

  封陽文化博物館俯瞰。

一座鄉村博物館的守望

  封陽文化博物館藏品,精美的青銅器。

一座鄉村博物館的守望

  館藏文物。

一座鄉村博物館的守望

  封陽文化博物館藏品,漢代陶五聯罐。

一座鄉村博物館的守望

  顧世南在給遊客介紹博物館。

  賀江蜿蜒向南,一頃碧水似玉帶,穿過賀州市八步區的步頭、信都、仁義、鋪門等鎮。在這一片氣候適宜、物産豐富的南嶺腹地,曾孕育出繁榮一時的封陽文化。

  在賀州封陽文化博物館,記者見到一件土灰色的西漢陶五聯罐,造型奇特,形似小型糧倉,由四個大罐和中心一小罐組成,各罐之間以泥梁連接,彼此不通。

  這是該博物館兩件至寶之一,還有一件是東漢時期的陶五聯罐。博物館負責人顧世南告訴記者,這種器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喪葬習俗和農耕文化。

  據歷史記載,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後,設蒼梧郡,郡下設縣,封陽縣屬蒼梧郡十縣之一。作為瀟賀古道上的商埠要津,封陽縣轄域地闊遼遠,有著重要的地位。

  此後千年,封陽縣轄區屢經改削,至宋太祖開寶四年,封陽廢縣設信都鄉。從西元971年起,“封陽”不再出現在行政區域上,但封陽文化卻在代代相傳中延續至今。

  時光如江水流逝,消卻了歷史的光芒,卻留下了“能言”的文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封陽文物被挖掘發現,成為串聯古今的歷史紐帶。在目前已發掘的近千件封陽文物中,封陽文化博物館就展示了其中的600多件。

  博物館位於八步區鋪門鎮鋪門村,顧世南是村黨支部書記,館址是他家的老宅,館內展示的藏品,是他一生的心血。

  顧世南年輕時,就開始跟著師傅經營古董生意。從1993年開始,他走村串巷收集藏品。“碰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特別是有封陽地區文化特色的文物,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收集回來。”顧世南説。

  數年之後,顧世南逐漸意識到,收藏只是個人的行為,如果能將藏品背後的故事與文化分享出來,才能體現藏品的價值。此後,他沒有再出售過一件藏品。2017年,賀州市文物管理所想要在鋪門鎮設立文物工作站。顧世南心想,何不將文物工作站與自己的收藏品結合起來,建一個博物館?

  雙方一拍即合。然而選址在哪,是個大問題。顧世南首先想到了自家的老房子。老房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築,佔地面積1100平方米,由他和4個兄弟共有。於是,他挨個跟兄弟做思想工作,大家都很支持他,願意將老房子騰出來作為一個弘揚封陽文化的陣地。

  之後,在市文物管理所的支持下,顧世南對老房子進行了全面修繕,並將自己的藏品按照封陽曆史文化類、廉政文化類、地方習俗類、抗戰文化類四大主題進行了歸類,一一展示出來。2018年底,封陽文化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共展出藏品700多件。

  現在,到封陽文化博物館參觀的遊客越來越多。“我記得上次一個廣東旅遊團,來了兩輛大巴車,他們看到博物館的文物之後,都顯得很激動,説從中可以看到相近的南粵文化。”顧世南告訴記者,每當有遊客來,他都親自講解,看到遊客有收穫,心裏特別欣慰。

  受父親影響,顧世南的女兒顧淩淩今年考上了中山大學的研究生,她的專業是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在我的心目中,父親是‘渺小’的英雄。他做的事情是在追尋過去,我也希望能成為這樣的人。倘若有一天,父親沒有能力再繼續保護文物了,我會接力下去。”顧淩淩説。

  “這些文物是歷史留在封陽的痕跡,它們是歲月的遺珠,是濃濃的鄉愁,是文化的根脈,應該被更多的人看到。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封陽文化傳承下去。”顧世南告訴記者。

  有道是:

  巧手製成傳千年,

  歲月遺珠匠心顯。

  如今再賞封陽美,

  文化根脈永相連。(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駱 怡 通訊員 潘彩琳 龔莉瑩 陳遠亮 文/圖)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