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外貿”跑出上揚曲線
來源:廣西日報  |  2024-08-20 12:06:34

“穩外貿”跑出上揚曲線

  8月15日,一艘5萬噸級集裝箱貨船靠泊欽州港集裝箱自動化碼頭,準備進行裝卸作業。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周軍/攝

“穩外貿”跑出上揚曲線

  欽州港海關關員現場查驗進口龍眼。 范慧/攝

  8月14日,在欽州港大欖坪作業區海關查驗場,16.5噸從越南進口的幹魚鱗,經工作人員掏箱查驗合格後,被提貨發往浦北一家公司。不遠處,一批來自四川的碾米機,通過海關口岸查驗後,于次日裝船,將通過海運出口至印度尼西亞。

  貨物進出口的繁忙態勢,正是欽州市外貿形勢火熱的生動寫照。

  海關數據顯示,1—7月,欽州市外貿進出口493億元,同比增長11.8%,進出口規模名列全區第4位。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外貿跑出穩增長的上揚曲線,進出口貿易實現穩中有進、發展品質優中有升,為欽州市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1 外貿外資穩規模優結構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今年以來,欽州市外貿增長的動能主要源自哪?欽州市商務局外貿管理科科長余曉青認為,主要表現在外貿外資穩規模優結構、對外開放合作深入擴展和口岸通關環境持續優化三個方面。

  細看成績單,外貿穩增長的態勢不僅表現在規模上,更體現在結構上。“我們積極推動加工貿易高速增長,保稅物流保存擴增量,一般貿易質升量穩,外資項目加快進資。”余曉青介紹,其中表現最為亮眼的是加工貿易,上半年每月增速50%以上,進出口總額為55.9億元,同比增長77.9%,位居全區第3位,成為欽州市外貿企穩回升的重要引擎。

  走進中國船舶集團廣西造船有限公司,只見碼頭上停靠著數艘船舶,正在進行船體外部裝飾;船塢內,一艘大船正在建造,裝焊平臺上,焊花飛舞,物料運輸頻繁出入。

  “我們與印度尼西亞、意大利等多個國家的船東合作,開展造船及修船等加工出口業務,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該公司生産運行部項目經理陳遙説。

  “隨著金桂漿紙業公司、中糧油脂、桂吉冷鏈公司等加工貿易業務不斷擴大,欽州市形成造紙、糧油、飼料、新能源材料加工貿易四大新板塊,取代電子、玩具、鞋業、皮革等舊板塊。”余曉青介紹,為支持更多企業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欽州市商務局聯合中馬欽州産業園區管委會,配合海關指導中偉正源實現全國首次成功開展高冰鎳加工貿易業務,推動加工貿易高速增長;服務廣投石化新開展進口燃料油2.5億元,成為廣西首家成功開展燃料油非國有貿易進口業務的企業,助力保稅物流保存量擴增量。

  2 持續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欽州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樞紐城市,已基本形成綠色化工、新能源材料、裝備製造、糧油食品加工、木材及纖維加工等5條臨港主導産業鏈。”該市副市長張紅丹向法國知名企業、重要商協會代表推介欽州。5月30日至6月6日,欽州市商務局組織該市經貿分團赴法國、荷蘭兩國開展經貿活動。

  以開放引領發展,才能贏得主動。今年以來,欽州對外開放成效突出,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範圍比去年新增兩市、8個站點,貨物運輸品類增加至1154種;上半年中馬欽州産業園區燕窩産值完成4028萬元,同比增長52.9%;馬來西亞棕櫚油産品貿易量約完成10萬噸,同比增長136.9%。

  “上半年,公司從馬來西亞進口棕櫚油3.9萬噸,貨值3.2億,與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位於中馬欽州産業園區的廣西欽保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經鑫説,公司主營大豆、木薯、棕櫚油等貨物進出口,1—7月實現外貿進出口8.8億元。

  亮眼成績的背後,是欽州市真抓實幹。

  出臺《欽州市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突破行動三年實施方案》和四張清單,紮實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

  組織38家企業參加“進博會走進廣西”重點産業專題對接會,服務企業開拓國內國際市場;

  支持龍頭企業構建綠色石化、新能源材料、林漿紙等跨境産業鏈供應鏈,配合中馬欽州産業園區推進螞蟻洋貨與馬來西亞燕窩加工廠公會合作共建燕窩前置倉。

  “我們聯合市商務局、海關部門到企業走訪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開展政策宣講和業務培訓,支持企業擴大進出口額。”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貿易與物流發展局局長林綱説。上半年,欽州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3183萬噸、增長10.5%,口岸進出口總值965.1億元、增長8.8%。

  3 口岸通關環境持續優化

  通關便利化改革和監管模式優化,是外貿增長的有力抓手。

  8月9日,裝載著18.6噸泰國洗凈白鴨毛的卡車停放在大欖坪作業區海關查驗場,經欽州港海關現場監管後,僅用時50分鐘即可准予提離口岸發往貴港。

  “我們針對性制定了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方案,按來源地分類實施監管;推動場所業主完成欽州港口岸進口水洗羽毛羽絨檢查場地建設。”欽州港海關監管科副科長丘燊介紹,此舉較改革前整體通關時間壓縮了70%左右。今年1—7月,欽州港海關共監管進口羽毛羽絨20票共607.812噸,貨量比去年全年增長約18倍。

  為支持更多傳統企業更好地對接國際市場,今年以來,欽州市持續優化口岸通關環境,提升港口對外開放水準。推動大欖坪作業區1—3#泊位實現對外開放;推進口岸監管模式創新,配合海關完成羽絨羽毛查驗場地設施建設,實現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改革試點落地。落實欽州港口岸首單貨物服務工作機制、水果快速通關“027”要求,推動廣西貿易“單一窗口”系統升級改革。

  8月16日,在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3條化機漿生産線、2條高檔白卡紙生産線高速運轉,一卷卷巨大的白卡紙經過嚴格的生産工序,陸續産出發運,經海關查驗合格後將出口至東南亞國家。“上半年,公司進出口額約36.9億元,同比增長43.9%。”該公司關務經理周菊説。

  欽州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王皓介紹,今年海關部門主動順應企業生産實際,試點開展單耗管理改革,簡化報核前申報單耗核批手續,高級認證企業無需海關核批即可開展報核前申報單耗業務等,指導造紙行業加工貿易單耗改革試點,助力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完成出口增量計劃。

  外貿穩不穩,數字最觀。上半年經欽州港進口糧食、能源産品、金屬礦砂等大宗商品2143.3萬噸,增長5.4%,已連續3個月保持增長態勢。(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羅繼梅  通訊員 韋春妮 董子越)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