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陲小鎮到國際貿易重鎮
來源:廣西日報  |  2024-08-27 11:15:08

  南疆八月,生機勃發。

  8月26日,又一次站在雄偉的友誼關前,看著一車車電子元部件、機械裝備等國貨大批通關出發,年過四旬的黎海南心生自豪。

  這是他跑車的第20個年頭。

  “現在都是智慧化口岸了,通關效率很高,但貨物實在太多,誰讓中國貨越來越被人們喜歡呢。”等待通關前往越南的車隊排起了長龍,黎海南從兜裏掏出手機,悠閒地玩了起來,説話的語氣充滿了對國家發展進步的驕傲。

  作為一名常年在中越邊境線上奔波的“老貨運”,黎海南相當有經驗,從最初的小貨車到麵包車,再換成現在的大卡車,這名土生土長的壯族漢子,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娶妻生子買房,同時也見證了家鄉憑祥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國際貿易重鎮的過程。

  事實上,憑祥友誼關已成為我國通往越南乃至東盟各國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也是中國最大水果進口口岸。

  友誼關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貨物經友誼關口岸進出口245.7萬噸,同比增加38.7%;貨值2238.9億元,同比增長22.3%;進出境車輛23.1萬輛,同比增長17.6%,進出口規模、進出境車輛數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憑祥跨境電商直播基地也在忙碌。

  莫忠誠穿梭于各個直播平臺,掌控著五六個直播間的情況。直播間內,主播們在手機鏡頭前熱情地推介彩粧、試穿成衣。而在鏡頭的另一邊,是成千上萬的越南乃至整個東南亞消費者。

  “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是東盟”,這名來自桂林的漢族小夥説,在憑祥做跨境電商優勢很大,光是7月份,他的公司平均一個直播間就可以賣出上萬單貨物。

  2023年4月,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憑祥市70家機構聯合成立了跨境電商協會,以此來整合産業鏈資源,培育跨境電商“生態圈”,僅僅一年多時間,機構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10家。

  嗅到商機搶灘憑祥的,還有邊貿加工、物流等眾多類型的企業。他們在憑祥落地生根,為當地各族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家門口就業每月能賺四五千元,還能照顧家庭,一舉兩得。”2021年,在外打工近十年的邊民王振財回到老家,在憑祥當地物流園做起了檢測工,對於現在的工作,他很是滿意。

  近年來,憑祥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徹到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努力實現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邊防固,先後獲評“廣西興邊富民示範縣、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等榮譽稱號。

  在這裡,各族群眾和外地客商穩穩端住邊貿“飯碗”,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意越做越通達,守邊穩邊、富邊安邊信心滿滿。(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魏碧鋒)

編輯:蔡俊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