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儺面的遊客。
華中科技大學環境學院師生在南昌屯學習儺面製作。
遊客體驗環江美食。
岑新娜設計製作的毛南族民族服飾。
今年分龍節期間,環江舉行的儺面狂歡舞匯現場。
翩若彩蝶、巧奪天工,編出了花竹帽的精美;神秘古樸、栩栩如生,刻出了儺面的威嚴;色彩斑斕、獨具匠心,織出了毛南服飾的華麗;莊重神聖、熱鬧非凡,舞出了分龍節的盛況……
在歷史的長河中,毛南族群眾用勤勞智慧創造的絢麗多彩民族文化,散發著歲月的沉香,綻放著獨特的魅力,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近年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立足傳承與創新,全力保護好毛南民族文化這棵“千年古樹”,積極推動“老樹發新枝”,讓古老的毛南族文化煥發新的活力、綻放新的光彩。
1 政府主導 守毛南之根
6月,毛南族分龍節盛大而獨特的慶典,如同絢麗多彩的畫卷,在下南鄉毛南族民俗廣場徐徐展開。神秘的儀式、獨特的歌舞、豐富多樣的非遺展演,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毛南山鄉振興新圖景。
這不僅是一場充滿神秘與歡樂的傳統節慶,也是毛南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生動展現。那些古老的傳説和傳統,在歲月的長河中沉澱下來,如今依然熠熠生輝,成為毛南族群眾的共同記憶。
環江地處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東南麓、九萬大山山麓,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也是世界自然遺産地。6萬多毛南族群眾在此世代繁衍生息,至今保留著原始、古樸、神秘的生活方式。
如何推動毛南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一直是環江歷屆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近年來,環江大力實施“文化活縣”發展戰略,以開展非遺資源普查為基礎,以建立名錄體系和傳承人體系為重點,以實現整體保護和活態傳承為目標,並成立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在人力、物力、財力和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投入約2000萬元資金,用於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文物的保護和傳承。
該縣先後設立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中心、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傳習所等平臺,鼓勵和引導花竹帽編織藝人、儺面雕刻藝人、銅鼓鑄造藝人等,在民族工藝品的生産中實現保護傳承。
此外,該縣還建成了民族文化廣場、毛南族博物館(新)、花竹帽藝術中心、毛南劇院等一批展示場館,有形有感有效推進毛南族文化傳承發展。
環江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專門負責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普查、挖掘、搶救、研究、保護、整理申報和對傳承人才的培訓工作,並建立聲、影、文、圖等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數據庫檔案,經常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各種國內外展演、比賽、交流傳播活動,讓非遺項目能夠得到有效保護。
“像我們的毛南族肥套,實地拍攝、收集的視頻時長都有200多小時。”該中心副主任韋慶華説。
與此同時,環江還劃撥經費,對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等技藝傳承人每月發放800元至1500元不等的補助金,激發技藝傳承人的創作和創新熱情。
今年65歲的譚三崗是毛南肥套第14代傳人,23歲時跟父親學習毛南族肥套,2012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多虧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才能把肥套技藝傳承下來。”他説,學習肥套要有毅力和恒心,勤學苦練也得三年以上才能出師。“傳承從來都不是靠一個人的努力,而是一代代人的堅持不懈。”
譚三崗一番話,道出了人才在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中的重要性。
目前,環江共有文化志願者隊伍25支、業餘文藝隊196支、民族體育隊106支、農村龍獅隊30多支,文化骨幹人才1500多人。近年來,該縣舉辦花竹帽編織技藝培訓班10期、儺面具雕刻培訓班2期、毛南族歌舞培訓班2期,培訓非遺傳承人400余人,確保民族文化的薪火代代相傳。
2 全民參與 揚傳承之帆
“毛南族男性在結婚生小孩後,都要舉行一次還願儀式,也就是‘肥套’。肥套融合了歌舞、戲劇等多種元素,毛南族人以此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對美好生活的祈願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8月25日,在環江博物館,講解員正在為遊客進行講解。作為毛南族民族文化集中展示點,該博物館是許多中外遊客必到的一站。
要體驗原生態的毛南族文化,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一、被譽為毛南族發祥地的下南鄉中南村南昌屯是遊客另一個必訪之地。
“這個暑假接待了30多批次遊客,有時候一天接待兩三批。”毛南族木雕技藝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南昌屯村民譚建新説。
記者在南昌屯採訪時,恰逢華中科技大學環境學院老師楊凱帶著一批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當地做暑假社會實踐。這些遠道而來的師生們對儺面文化非常感興趣,紛紛現場拜師,跟著譚建新學習儺面雕刻。
花竹帽是另一項毛南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環江花竹帽編織傳承人譚素娟的工作室裏,一批用花竹帽編織技藝創作的竹編檯燈、竹編枕頭、竹編花瓶擺滿展廳,精巧入微的編織技藝令人驚嘆。
“我們把花竹帽編織技藝創新應用於更多的日常生活場景,設計出檯燈、花瓶等新産品,在市場上廣受好評。”韋慶華説,如今,環江花竹帽編織技藝編織的不僅是傳統工藝品,更編織出時尚的文創産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承載著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在如何做好青少年非遺傳承工作方面,環江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建立了鄉土文化進校園的長效機制。
各個學校積極開展“五個一”活動,讓學生們會説一句民族語言、會畫一幅民族題材畫、會唱一首民族歌曲、會跳一個民族舞蹈、會講一個民族故事,近距離感受毛南族文化的魅力。
此外,該縣把毛南民歌、毛南儺面繪畫、毛南體育項目引進學校,融入課堂,編寫了一批毛南風情、毛南故事的本土教材,從小培養學生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住桂全國政協委員韋震玲認為,將民族文化融入到教育當中,是培養孩子對民族文化自豪感的重要手段;同時,環江應積極構建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促進毛南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共同發展。
截至目前,在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表中,河池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有13項,在廣西排名第一。其中,環江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自治區級11項、市級14項、縣級227項,擁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2人、自治區級13人、市級25人,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和非遺傳承人規模均位居河池市前列。
3 創新發展 綻時代新彩
下南社區81歲的譚茂愛老人,堅持手工製作毛南錦已經60多年。在漫長的歲月裏,她用一雙巧手和一顆熾熱的心,將毛南族的傳統文化與精湛技藝織進每一寸錦緞之中。
如果説,譚茂愛老人是對傳統毛南紡織技藝的堅守和傳承,那麼年輕人的加入,則為古老的技藝跟新時代的生活搭建起新的橋梁。
今年年初,“90後”女孩楊月穿著毛南民族服飾在德國科隆街頭展示,在當地颳起了一陣毛南民族風。
她向當地人展示了環江毛南族的花竹帽和服裝配飾,不少德國人都驚嘆于廣西民族服飾的華麗、雅致和美觀。
對此,楊月很開心:“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影響更多的青少年,把中國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楊月穿著的毛南民族服飾,由環江的新生代設計師韋巾幗所設計。這個1999年出生的毛南族女孩,2021年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了回到故鄉,傳承創新毛南族文化。短短三年時間,她已為多位百萬大V博主設計製作毛南服飾。
“我們的目的就是用‘傳統服飾+新國潮風’,推動毛南族文化更出圈。”韋巾幗説。
同樣熱愛毛南民族服飾,致力於推動毛南民族服飾創新設計的還有服裝設計師岑新娜。
她在保留傳統民族服飾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現代服裝設計元素,讓毛南族民族服飾變得更加精美、新穎、潮流、大眾化。
“我們推出的毛南族服飾既傳承毛南族元素,也有創新,比如這一套,加了壯錦裝飾。”在位於環江的工作室裏,岑新娜向記者展示她設計的服飾。岑新娜的産品遠銷法國、瑞士等歐洲國家,每套售價在2000—9000元之間。
據了解,隨著國潮風和民族風的興起,環江有好幾家設計製作毛南族服飾的服裝作坊,銷量都很不錯。
高校的參與,也為毛南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入了新活力。
“我們幾乎每年都組織美術與設計學院師生去環江學習傳承毛南族儺面、服飾文化,開發系列文創産品。”河池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指導老師韋寧寧表示。
早在2020年11月,河池學院就與環江合作,成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創新設計産學研合作基地,充分發揮“校地企”三方合作優勢,提升民族文化産業自主創新能力。
該校學生通過實地采風,用三維建模、圖像數字化等技術手段對環江的儺面、服飾文化加以保護存檔,學生的一系列設計稿也無償捐贈給當地開發使用,形成産品推向市場。
此外,環江還舉辦龍舟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比賽、山歌賽、專場文藝匯演、民族服飾展演、民族攝影比賽等活動,在展現多姿多彩民族民俗文化的同時融入創新元素。今年分龍節活動除了展示傳統民俗文化,還加入了時尚元素,吸引了眾多年輕人。
“世遺環江 多彩毛南”旅遊名片越叫越響,有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環江旅遊人數218.78萬人次,同比增長76%;全縣旅遊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63.17%。
長期從事非遺保護和研究工作的廣西非遺保護中心主任許曉明,多次對環江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進行實地調研,致力於提高非遺影響力。
她充分肯定了環江在毛南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方面取得的成績。“希望環江在保護和繼承毛南族文化同時,不斷進行創新發展,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時,讓人口較少民族文化走進大眾視野,滿足新時代人們的精神需求。”許曉明説。(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藍 鋒 卿要林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