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六場),介紹廣西構建經營主體反映問題響應處置機制工作成效情況。
新聞發佈會現場
及時回應經營主體關切和利益訴求,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促進各類經營主體發展的有力舉措。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工作要點、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完善經營主體反映問題響應處置機制,持續開展“營商廣西·桂在便利”專項行動。自去年8月機制運行以來,廣西開創性建立經營主體訴求響應線上線下聯動體系,完善問題受理、科學分辦、解決處置、跟蹤督辦、反饋評價全流程管理,著力打造聯繫服務經營主體的“總客服”,取得階段性成效。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軍介紹,一年來,廣西共受理經營主體訴求超27萬件,工單轉辦率超99%,全量工單問題解決率94.13%,求助、投訴和舉報類問題評價解決率由機制運行初期的48.84%逐漸提升至62.59%,提升近14個百分點。構建經營主體反映問題響應處置機制獲評2023年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先進典型示範案例”,打造的“營商廣西·桂在便利”服務品牌上升為全區優化營商環境總體品牌。
此外,廣西還堅持把經營主體需求作為服務的著力點,切實為經營主體排憂解難,進一步提升了組織協調效能、線上專區功能、問題解決實效、宣傳推廣效應,持續推動一批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從而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活力,為廣西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賦能增效。(文/圖 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