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趟滿載集裝箱貨物的海鐵聯運班列,從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駛出。何家海/攝
運輸貨物品名,從最初50多種到目前1100余種;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基本實現中國西部地區全覆蓋並延伸至中部地區;海鐵聯運“一口價”線路183條……
2019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正式將建設這條南向出海大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
5年過去,廣西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000億元,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不僅成為帶動西部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引擎,更為廣西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注入強勁動力。
集跬步以至千里,匯溪流以成江海。
5年後的今天,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從一條物流大通道日益成為一條國際經濟走廊。
1 構建“全”交通 互聯互通水準顯著提升
湘桂鐵路南寧至憑祥段提速改造完成後,中越國際鐵路大通道列車運行時速提高到90公里。
“在這之前我們出口聚氯乙烯到越南是走海運,現在搭乘中越班列能節省3—5天時間。”中外運廣西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朱世強説。
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至今,通道物流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已形成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中越跨境班列班車、航空貨運等多種物流組織模式。
今年9月14日,中越跨境班列運量突破1萬標箱,創歷史新高。今年1—8月,海鐵聯運班列集裝箱累計發運35.9萬標箱(折合7171列)、同比增長17.4%,海鐵聯運班列基本實現中國西部地區全覆蓋並延伸至中部地區;南寧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完成7.1萬噸、同比增長39%,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通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準繼續提速升級。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進入全線建設高峰期,標誌性工程——黃桶至百色鐵路加快建設,貴陽至南寧高鐵、防城港至東興鐵路先後建成通車,南寧機場改擴建工程、T3航站區及配套設施工程加速推進,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落地南寧。
陸海空數“四位一體”互聯互通格局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立體高效聯通網絡加快形成。
在中越互聯互通方面,已建成湘桂鐵路、防東高鐵2條通往中越口岸的鐵路,開通南寧至崇左鐵路,加快建設崇左至憑祥鐵路;規劃建設的13條高速公路已建成7條,在建6條高速公路預計年內將建成通車2條。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農正定介紹,在東中西陸路交通大通道方面,鐵路運輸通道更加順暢,東線、中線通路全線貫通並實現電氣化,中線通路中廣西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貴南高鐵于去年通車運營,西線通路的黃桶至百色鐵路正在加快建設。公路運輸網絡更加完善,以G72泉南高速、G75蘭海高速、G80廣昆高速為主的東中西線高速公路廣西段已全線貫通,正結合各路段交通需求和服務能力情況有序推進擴能改造。
2 做好“港”文章 國際門戶港功能持續升級
6月20日,北海港口岸鐵山港區石頭埠作業區2號泊位通過驗收。
國能廣投北海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勇喜笑顏開,他算了筆賬:目前公司每年需進口煤約100萬噸,泊位開放後貨船可直接靠泊,預計每年可節約物流成本5000萬元。
北部灣港基礎設施變化日新月異,正是廣西做好“港”文章、激發經濟活力的真實寫照。
從高處眺望,欽州港岸橋林立,船舶穿梭。目前,欽州港建成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成4個10萬噸至20萬噸級泊位,30萬噸級油碼頭建成運營。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推動下,欽州港“茁壯成長”。
欽州港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每天大量抵達這裡的貨物“下船即上車”“下車即上船”。
近年來,我區持續推進北部灣港海鐵聯運一體化運營,通過實施“小切口”改革,建立合署辦公機制,拆除欽州港鐵路中心站和自動化碼頭的物理隔離,打通鐵路與港口間的數據壁壘,全面實現“作業區域、海關監管、業務行銷、信息系統、生産組織”等五個一體化,海鐵聯運物流運輸跑出“加速度”。
今年1—8月,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辦理量達48.6萬標箱、同比增長40.4%,中心站日均裝卸量從1370標箱增至2238標箱,裝卸作業效率極大提升。
隨著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樞紐功能持續提升,北部灣港綜合吞吐能力超3.5億噸,海鐵聯運班列“一口價”線路達183條,集裝箱航線達76條,實現東盟國家主要港口全覆蓋。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從2019年的382萬標箱增長至2023年的802萬標箱,年均增長20.4%。
“我們還爭取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超長期特別國債專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投資投向,今年以來,我區6個通道重點項目累計獲得資金88.7億元。”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陸讚介紹。
搶抓北部灣港總體規劃獲批的重要機遇,我區提前謀劃一批沿海和內河港口碼頭、航道等項目建設,推動平陸運河與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綜合運輸方式高效銜接,加快構建江鐵海多式聯運體系。
3 積蓄“融”動能 産業集聚效應加速顯現
走進位於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的馬來西亞閔和糧油産業基地項目,施工現場的火熱與海港進出口的繁忙交相輝映。
“我們打通了國際棕櫚油産業鏈,現在貨物經欽州港進入中國,能節省約兩天的海運時間,這對我們快速響應市場非常重要。”馬來西亞閔和國際有限公司內部審核部總經理潘南達説,公司將在欽州打造面向東盟,背靠中國西南市場的棕櫚油進口、生産、倉儲物流交易中心。
截至2023年底,中馬欽州産業園已累計註冊企業3.13萬家,入園項目249個,投資295億元,進出口額332億元,吸引外資8.5億美元,形成燕窩、棕櫚油、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産業。
數據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經廣西口岸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019年的3447.8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6067.8億元,年均增長15.2%,今年1—7月,進出口貿易總額3783.2億元、同比增長17%,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通道産業集聚效應加速顯現。中馬“兩國雙園”、川桂國際産能合作園等國際省際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沿邊臨港産業園區發展勢頭良好。
過去5年,廣西與越南工貿部、文萊財政經濟部、柬埔寨商業部、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等簽署了經貿合作備忘錄;2023年10月,廣西與柬埔寨商業部簽署共建中國—柬埔寨産業園備忘錄,目前已入園項目12個。2024年8月,廣西主要領導訪問文萊,雙方致力於將廣西—文萊經濟走廊打造成中國—東盟東增區合作和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雙示範項目。
據自治區園區辦副主任王宗文介紹,廣西創新性打造“4+3+7”矩陣式園區佈局,整合沿邊臨港産業園區所在的北海、防城港、欽州、崇左4市和南寧、玉林、百色3市産業園區構建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整合其他7市重點産業園區構建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協同發展區。加快構建跨區域跨境産業鏈供應鏈,促進通道産業脫胎換骨。
打好降本、提效、優服“組合拳”,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持續向“新”而行。2023年,廣西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減少41個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減少13個小時。
目前,廣西擁有海港、內河、公路、鐵路、航空全類型口岸22個,排全國第4位。口岸貨運量、通關貨值分別從2019年的1.23億噸、5773.5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01億噸、10764.4億元,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高水準對外開放的能力不斷提升。在建的中越邊境智慧口岸,今年底將實現貨物24小時不間斷、無人化、智慧化通關。
當下,廣西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高水準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把廣西打造成為融通四海、暢聯天下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岑 琴 實習生 王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