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0月16日電(記者黃耀滕)10月16日,友誼關海關迎來建關五週年紀念日。五年來,友誼關海關牢記職責使命,緊緊抓住改革創新這個“牛鼻子”,守國門、促發展,推動友誼關口岸外貿日益繁榮。
五年來,友誼關海關依託職能優勢,不斷推動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口岸擴大開放,助力提升口岸通行能力,如今口岸較友誼關海關成立之初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儼然成為沿邊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
今年1—8月,經友誼關口岸進出口貨值2988.1億元、貨運量341萬噸,較2019年同比分別增長164.5%、75.1%。東盟進口水果香味瀰漫、跨境重點産業鏈供應鏈商品在這裡快速進出,口岸發展欣欣向榮。
五年來,在友誼關海關的推動下,友誼關口岸查驗車位也從28個增加到76個;開通了新卡口,實現保稅貨物車輛、一般貿易車輛“雙軌並行”;友誼關口岸擴大開放至浦寨、弄堯通道,形成“一口岸三通道”的開放格局。日益完善的口岸基礎設施助力邊境貿易持續繁榮向好,為進出口貿易從業者堅定了在口岸發展的信心。
據友誼關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經友誼關口岸進出境車輛53.1萬輛,同比增長17.5%,創口岸運行以來歷史新高,日均通行量超1800輛,較2019年增長104.9%。”
五年來,為持續豐富老百姓的“果籃子”,友誼關海關積極派員參加東盟國家優質農産品輸華前檢驗檢疫工作,推動更多品種的東盟國家水果獲我國準入進口。
為確保進口水果安全、新鮮的供應到國內市場,友誼關海關在嚴格檢疫監管的前提下,深化運用“兩步申報”“提前驗放”以及進口農産品綠色通道等通關便利化措施,推動開放上線智慧查驗輔助管理系統、智慧檢疫處理系統,壓縮進口水果等待時間20%,確保了進口水果即到即查,快速通關。
五年來,為保障産業鏈供應鏈産品的快速通關,友誼關海關不斷提升智慧監管水準,推動建成了智慧物流管控平臺,依託北斗定位、視頻監控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對跨境車輛實時監控,企業節省進出境時間和物流成本。
當前,中越首個陸地智慧口岸項目(友誼關-友誼口岸項目)于2023年9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項目投資約10億元,工期15個月,預計2024年底前項目中方段開展試運行。目前友誼關-友誼貨運通道“智慧口岸”(中方段)項目相關基礎設施和信息化系統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已完成總進度的80%。
五載耕耘,五載收穫。站在新的起點上,友誼關海關將保持戰略定力,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持續深入推進口岸監管模式改革,穩步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水準,助力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為推動廣西外貿高品質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