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水準持續提升
來源:廣西日報  |  2024-11-01 15:51:35

  原標題:我區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水準持續提升

  10月31日,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獲悉,今年以來,廣西不斷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加大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認定工作,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水準持續提升。截至9月,全區低收入人口總數為333.54萬人,新增低保8萬戶25萬人,開展臨時救助11.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多2萬多人次。

  擴大政策覆蓋面,確保救助幫扶可及。廣西進一步科學劃分低收入人口的救助圈層和類型,推進依申請救助和主動發現結合,對“單人保”家庭的其他成員、未納入保障範圍的臨時救助家庭和脫貧戶等重點人群開展全覆蓋集中排查。明確低保邊緣家庭和剛性支出困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長期臥床6個月以上的成年重病患者可以按單人戶納入低保。在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的收入核算中,增加殘疾康復費用剛性支出的核算扣減。

  自治區層面出臺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確定調整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進一步健全完善科學合理的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同時加強低保標準與低保邊緣家庭和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收入標準、特困供養基本生活標準等各類保障標準的統籌銜接。目前,廣西城鄉低保補助水準分別為每人每月419元和250元。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費平均標準分別為每人每年12482元和8058元,照料護理標準最高為1400元/月,最低為429元/月。

  擴大服務覆蓋面,確保救助幫扶可感。廣西推進服務類救助改革試點,在北海市、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等地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改革試點,探索建立服務類社會救助需求評估體系,制定服務類社會救助清單。全區每年安排專項資金7900多萬元,引入社會力量對有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的困難家庭提供救助服務。今年以來,各地提供居家上門服務49萬人次,提供老年助浴服務3050人次,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3200戶。(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何明華 通訊員邱芬芳)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