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記者來到桂林經開區秧塘片區,在桂林深科技智慧製造産業園車間,只見各類智慧化、自動化設備快速運行,工人們正在緊張作業,生産智慧手機、智慧手環、路由器等産品。在智慧倉庫裏,工人只需在電腦上輸入需求,AGV小車就會自動將物料運送到各個工作站……
進入四季度以來,以電子信息産業為代表,桂林市先進裝備製造、生態食品、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企業都在鉚足幹勁趕訂單、忙生産、拓産能,持續深化技術改造。同時,一批代表新質生産力的項目也在加快佈局中。
10月30日,桂林10000P(1P算力相當於每秒1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綠色智算中心項目在桂林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啟動,桂林經開區將與杭州超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該項目,總投資約110億元。
“作為新質生産力的關鍵基礎設施,智慧算力對於推動人工智能産業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桂林經開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10000P綠色智算中心項目將分兩期建設,一期總投資約10億元,依託桂林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成為整體算力1000P的智算中心,計劃于2025年1月1日前投運。二期計劃投資約100億元,規劃打造10000P綠色智算中心。項目全部建成後,可進行複雜的科學模擬、大規模的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模型的訓練工作,有望吸引一批人工智能産業及有算力需求的頭部企業落戶桂林,進一步推動桂林市數字産業發展。
桂林市還瞄準人工智能、元宇宙、新能源與儲能等前沿領域,佈局未來産業技術。作為廣西第二批鏈主型龍頭企業,桂林國際電線電纜集團公司正積極探索新能源充電樁業務。該公司銷售經理何京華介紹,目前該公司已研究出一系列與新能源行業匹配的電纜、槍頭及配套槍線,並從源頭、設備安裝、運營等全流程配置專業團隊參與。
“為了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桂林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市級創新聯合體、培育自治區創新聯合體。”桂林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李日輝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市成立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工作專班,通過開展廣西産學研合作大行動桂林活動,推動24家企業與高校科研團隊簽訂産學研合作協議。
下一步,該市將積極整合力量創建國家級高水準科技創新平臺,搶抓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機遇,推動桂林企業與更多知名大學和國家級科研院所聯手,形成高水準科技創新平臺儲備力量。(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李家健 通訊員 徐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