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區推進北部灣經濟區空間規劃監測預警
11月25日,記者從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獲悉,近年來,廣西積極推進北部灣經濟區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預警技術研究試點工作成效明顯,基本摸清了沿海、跨區域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預警技術路徑,試點成果有效支撐廣西“沿海三市+首府”的陸海空間保護和開發監測,有力賦能廣西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建設(CSPON)工作。
據介紹,2022年9月至2024年7月,北部灣經濟區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預警技術研究被納入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專題技術研究試點。作為全國調查監測專題技術研究試點之一,廣西基於北部灣一體化發展的現實需求和陸海統籌的特點,聚焦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4個設區市規劃實施有效性,從底線管控、結構效率、空間品質、海洋利用、門戶建設5個維度,構建66項陸海統籌和區域協同監測指標庫,為精準刻畫沿海、跨區域的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提供堅實評價基礎。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通過數據融合應用,實現了規劃實施監測預警由靜態評價模式轉向流動評價模式,全面提升調查監測數據實用價值。
此外,通過梳理調查監測和規劃實施監管之間的業務和邏輯關係,研究突破協同感知、遙感影像AI智慧處理、土地利用趨勢變化預警、非農非糧耕地變化監測預警、違法佔用耕地監測預警5項監測預警技術,構建起高解析度高精度變化檢測、多層次監督分類計數模型2個智慧監測模型,實現數據感知、數據處理、指標計算、模型運算等階段的高效流暢運行,極大提升了監測效率和智慧化應用水準。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唐廣生 通訊員何啟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