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産力|廣西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應用 賦能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2-03 21:49:06

  近日,在廣西鋼鐵集團冷軋廠,一輛遍佈感測器、攝像頭的無人駕駛黃色重載車主動避讓各種障礙物,自動將軋輥送入生産車間。“這是由我們研發的廣西首臺20噸級5G+智慧重載運輸機器人,實現了生産線軋輥運輸智慧化、無人化作業,開創了廣西智慧重載運輸機器人在工業製造中使用的先例。”廣西産業技術研究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研究所(以下簡稱“廣西産研院人工智能所”)項目經理申超勝介紹。

新質生産力|廣西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應用 賦能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廣西首臺20噸級5G+智慧重載運輸機器人 供圖 廣西産業技術研究院

  據介紹,該智慧重載運輸機器人利用“5G+AI”技術創新研發,最大載重達到20噸,具有精確導航、智慧避障、智慧調度和自動充電等功能,滿足廣西鋼鐵集團冷軋廠4條生産線自動智慧運輸軋輥的需求,可大幅度提高作業效率和安全性。

  “我們在創新研發打造20噸載重的‘5G+智慧重載運輸機器人’的過程中,得到了廣西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為廣西鋼鐵集團‘燈塔工廠’打造奠定基礎,助推廣西工業企業高品質發展。”廣西産研院人工智能所綜合研發及行業一部副部長何溢鈞介紹。

新質生産力|廣西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應用 賦能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廣西産研院人工智能所研發的無人運輸車模型 攝影 蔡俊聰

  廣西壯族自治區信息中心於今年6月發佈的 《廣西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顯示,廣西正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著力打造新質生産力重要新引擎。2023年,全區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申請量累計為1739件,同比增長22.81%,人工智能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在人工智能行業應用方面,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海洋、智慧汽車等領域取得新成效。

新質生産力|廣西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應用 賦能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由中國一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廣西科學技術廳、廣西産業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4年面向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會議在南寧舉行 供圖 廣西産業技術研究院

  何溢鈞介紹,目前廣西正加快培育和發展以人工智能為重要引擎的新質生産力,未來人工智能在服務實體經濟、産業高品質發展方面都將承擔更多的任務。“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了20項場景能力清單,其中産研院人工智能所就入選了4項,佔到總數量的1/5,在汽車産業鏈、高端金屬新材料産業鏈、綠色化工新材料産業鏈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廣西特色農業資源豐富,目前已成功打造了糧食、蔗糖、蔬菜、水果、漁業、優質家畜6大千億元産業集群,是中國有名的“果盤子”“糖罐子”“菜籃子”。近年來,廣西産研院人工智能所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廣西農業發展,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現代特色農業産業中的應用,助力廣西農業高品質發展。

  “我們已經和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智慧農業機器人研究所簽約合作,將針對廣西沃柑、火龍果等特色水果的采收,聯合研發專用機器人,提高採摘效率、促進特色水果增産增收。”何溢鈞説。

新質生産力|廣西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應用 賦能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廣西産研院人工智能所 攝影 蔡俊聰

  下一步,廣西産研院人工智能所將繼續深化人工智能創新應用,重點瞄準製造業中的冶金、汽車、機械等領域以及交通、水利、大健康等行業,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文 蔡俊聰)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