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2024面向東盟文化交流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
活動現場 攝影 林姍婷
2024年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圍繞“文化深度體驗與跨境旅遊合作”這一主題,與會嘉賓們共同分享了中國—東盟文化交流與旅遊業合作的發展成果,並對未來雙方文旅合作繁榮發展提出了建議,表達了期望。
“中國和東盟各國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産和秀美的自然風光,是旅遊業跨越國界、推動經濟共同繁榮、促進文化欣賞的典範。”聯合國旅遊組織執行主任娜塔莉亞·巴約娜在視頻致辭中建議,雙方可在政策制定、市場趨勢分析,以及旅遊産品創新等方面加強溝通與協調,在共同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也注重加強文化遺産保護交流合作。
在主旨發言環節,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侯寧彬、馬中民俗文旅總商會署理總會長簡敬誼、柬埔寨旅遊協會董事會高級顧問森巴特·春等7位專家圍繞主題分享了各自在文化旅遊領域的經驗做法與創新思考。
在對話環節,發言嘉賓圍繞“深化旅遊體驗的文化內涵,探索構建文明交流互鑒的新路徑”“微短劇如何賦能文化旅遊産業的創新與發展”“數字時代下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3大議題開展交流對話,共同探討中國與東盟文化旅遊交流合作的新機遇、新模式。
嘉賓圍繞“深化旅遊體驗的文化內涵,探索構建文明交流互鑒的新路徑”專題進行交流對話 供圖 主辦方
本屆論壇現場發佈了《中國—東盟文化旅遊共同發展倡議書》,就深化中國與東盟文化旅遊合作,提出了四點倡議:一是加強信息共享,促進交流合作;二是深化交流互鑒,傳承多彩文明;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實現互利共贏;四是注重綠色生態遊,推動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面向東盟文化交流合作論壇”的前身是“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已成功舉辦18屆,是中國與東盟在人文領域的高層次交流平臺。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將更好地促進中國與東盟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推動區域文化旅遊事業繁榮發展,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文 林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