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季風的歌——中國—東盟樂器文化展”在廣西博物館開展。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將展至2025年2月28日。
觀眾逛展
觀眾參觀展覽
展覽分為“林籟金韻——風與情的唱和”“樂行倫清——心與音的交融”“山高水長——歌與詩的迴響”三個單元,共展出各類民族樂器133件/套,有鳳字符録紋銅鼓、船型竹排琴、象腳鼓、肯當鼓、葫蘆笙、牛角胡、蒂法、薩佩、彎琴、緬甸圍鼓等重點展品。同時,展覽還配套有定制講解服務、限定文創與印章,其中配套的文創有毛絨挂件、抱枕、行李牌、冰箱貼、便利貼、帆布袋6款,均為樂器造型。
緬甸民族樂器——彎琴
緬甸塞恩音樂表演
2024年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本次展覽既是一場樂器的盛宴,也是了解中國與東盟地區文化交流的窗口。
“‘季風的歌——中國—東盟樂器文化展’是我館推出的跨年特展,以博物館的視角,直觀展示中國和東盟國家獨特的傳統樂器和風俗人情及其中的淵源關係,希望通過音樂文化構建起中國與東盟人文相通的橋梁。”廣西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唐劍玲表示,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讓觀眾感受到音樂作為人類共通語言的力量,同時體會到文化多樣性與包容性。(文/圖 林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