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描繪八桂大地錦繡圖
來源:廣西日報  |  2024-12-13 17:47:24

鄉村振興 描繪八桂大地錦繡圖

工人在搬運袋裝螺螄粉。 黎寒池/攝

鄉村振興 描繪八桂大地錦繡圖

果農採摘砂糖橘。 陽海翔、侯會開/攝

鄉村振興 描繪八桂大地錦繡圖

工人在智慧育秧大棚裏管護辣椒秧苗。黎豪圖/攝

鄉村振興 描繪八桂大地錦繡圖

動車在賓陽縣古辣鎮的稻田間疾馳而過,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徐天保/攝

  “鄉村振興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性工程,要落實規劃、紮實推進。”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西視察,擘畫了廣西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強區建設的美好藍圖。

  諄諄教導記心間,奮發篤行不停歇。一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指示要求,錨定建設農業強區目標,緊緊守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破浪前行,八桂大地處處呈現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區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3.9%,增速高於全國平均0.5個百分點,排全國第10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1%,增速高於全國平均0.5個百分點,排全國第5位。

  1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

  中國碗要裝中國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持穩面積、增單産兩手發力,實現糧食均衡增産。

  平均單産519.27公斤,最高畝産達564.55公斤,達到預期。近日,賀州市平桂區對福稻天下糧食産業示範區的水稻進行測産,結果令人欣喜。

  平桂區以推進福稻天下糧食産業示範區增點擴面、提檔升級為契機,輻射帶動優質、高産水稻新品種大面積推廣,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穩定糧食生産安全提供了保障。

  廣西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持穩面積、增單産兩手發力,圍繞糧油等主要作物單産提升這一頭號工程,突出抓好實施綠色高産高效創建、水稻增密增穗、水稻玉米高産攻關三大行動,牢牢端穩中國飯碗。

  數據表明,2024年,廣西夏糧産量29.9萬噸、比上年增長3.1%,早稻産量481.5萬噸、比上年增長0.44%,是全國唯一增産的早稻主産區;目前秋糧已收2807.69萬畝、完成96.63%,秋糧生産有力有序推進,全區糧食有望再獲豐收。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發揮廣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産業,讓更多“桂字號”農業品牌叫響大江南北。

  我區將提升鄉村富民産業水準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全鏈推進鄉村産業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據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廣西園林水果産量同比增長4.1%。全區蠶繭産量總數36.35萬噸,同比增長5.22%;蠶繭均價54.55元/公斤,同比增長0.94%;蠶農售繭收入214.33億元,同比增長4.81%;戶均收入3.62萬元,同比增長13.48%。

  與此同時,我區重點打造廣西六堡茶、橫州茉莉花茶等拳頭産品,積極拓展新茶飲市場,構建覆蓋全産業鏈的現代茶産業體系,前三季度茶葉産量增長8%。

  持續推進強鏈延鏈補鏈,以工業化思維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大力推進農産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培育壯大嗦粉經濟,聚力打造以螺螄粉、桂林米粉、老友粉、牛腩粉為代表的全産業鏈,推動“小米粉嗦出大産業”。其中,柳州螺螄粉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快遞寄遞量連續3年超億件,全産業鏈産值達669.9億元。

  大力培育“桂字號”農業品牌,12個地理標誌産品入選2024年中國品牌價值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百強名單、全國排名第2,品牌總價值達906.8億元。

  2 加快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鄉村建設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治理有效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要求,加快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提升村莊整體風貌和農民生活品質。

  共建、共享、共治。扶綏縣東羅鎮充分發揮群眾自主力量,在村內環境整治過程中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動員村民以投工投勞或者籌資方式參與全鎮鄉村建設。岑凡村岑凡屯、岜羊村七星屯群眾自發設計提升改造,讓臟亂差雜草堆變身休閒小景觀;那辣屯群眾自籌12萬元資金,使屯級辦公樓及周邊小廣場提質升級。

  一年來,我區鄉村建設行動步伐加快,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持續補齊,鄉村治理水準有效提升。

  新改建農村公路2185公里,新增437個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全區行政村4G網絡和光纖網絡覆蓋率均達到100%。

  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落實廁所革命獎勵資金9554萬元,年內實施改廁30040戶、整村推進示範項目131個,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達到94.49%,建制鎮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率達95%。

  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持續推進化肥與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鞏固秸稈綜合利用率88%、農膜回收率84%,全區農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國家不低於91%的目標要求。

  我區印發關於加快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鄉村治理典型方式的通知,全區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覆蓋率分別達到74.17%、86%、93.16%,均超過全國平均水準。因地制宜推行“黨建+網格+大數據”鄉村治理模式,“紅格善治”經驗獲中央政法委表揚。

  實施清廉鄉村建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大力開展“清明政治、清廉政府、清正幹部、清朗社會、清廉文化”五大行動和13項重點任務,推進清廉鄉村建設引領鄉村治理現代化。深入開展整治農村集體“三資”微腐敗問題專項行動,加強農村集體資産清産核資,推動監管提質增效。

  完善村規民約,倡導文明鄉風。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全區30個縣因地制宜開展移風易俗“五個統一”工作試點,推行“統一紅白喜事操辦規模、統一宴席標準、統一禮金上限、統一服務隊伍、統一監督管理”,將婚喪禮俗改革融入鄉風文明建設。

  3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視察時強調,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

  第一輪由幫扶幹部入戶登記、核實,第二輪由包村幹部入戶摸排核對,第三輪組織全鎮包村幹部交叉復核,第四輪由信息員和網格員入戶復核,確保實現應納盡納、應消盡消。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成立26個包村工作組及13個專責小組,組織幹部開展多輪次集中排查,牢牢織密防返貧監測“防護網”。

  守底線、抓銜接、增動力。一年來,八桂大地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線上網絡化、線下網格化,將排查範圍擴大至全部農村人口,開展政策宣傳集中攻堅行動,針對突發受災群眾建立“綠色通道”,準確識別、動態管理、精準幫扶、穩定退出。目前,全區累計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對象58.80萬人,超六成已穩定消除風險,戶均享受幫扶措施3.88個。

  狠抓産業發展升級和就業務工規模穩定兩個關鍵。保持財政銜接資金投入産業發展比例穩定增長,常態化推進幫扶産業項目排查整治提升,超九成紅、黃級項目實現風險降級,強化産業聯農帶農,全區脫貧戶和監測對象特色産業覆蓋率保持在90%左右。目前,新增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20.37億元、以獎代補23.72億元,分別惠及4.71萬戶、85.91萬戶脫貧戶。深入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強化穩崗拓崗雙向發力,結合平陸運河等重大工程項目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以工代賑規模,全區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到287.75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7.3%。

  聚焦重點人口保增收。緊盯低收入群體和收入下降群體,創新實施“提級幫扶”制度,在一般幹部幫扶基礎上,增加市縣鄉領導包聯幫扶,不斷強化增收幫扶的針對性。前三季度統計數據顯示,全區脫貧人口收入增速15.8%,高於全區農民水準8.2個百分點。

  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傾斜支持力度。目前全區下達2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中央和自治區銜接資金74.1億元;20個國家重點幫扶縣脫貧人口小額信貸貸款餘額63.78億元,惠及脫貧戶14.19萬戶;落實33個國定脫貧縣每縣專項安排600畝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安排7.96億元銜接資金建設易地搬遷後續扶持項目506個,16.11萬戶有勞動力搬遷對象實現一戶一人以上就業。

  深化拓展粵桂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目前已獲得廣東財政援助資金超17億元,引導落地投産企業403家,實際到位投資額145.68億元、同比增長8%;幫助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74.75萬人;今年以來幫助採購、銷售廣西農畜産品和特色手工藝産品205.61億元,動員社會力量投入幫扶資金2.06億元。

  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八桂兒女的征程還在繼續。(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陳 靜)

編輯:蔡俊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