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4年“非遺進校園”廣西文化旅遊宣傳活動在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青山校區啟動。本次活動分為啟動儀式、廣西非遺精品藝術展示展演、廣西非遺精品公開課、廣西非遺産品互動精品展、非遺進校園成果展五大板塊,旨在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校園中的傳承與發展,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啟動儀式現場 攝影 林姍婷
活動在國家級非遺項目《藤縣獅舞》的熱烈氛圍中拉開帷幕,由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同學們帶來的《侗帕舞》和《雨澗春行圖》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精湛的舞蹈技藝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隨後,南寧市柳沙學校的同學們用天琴彈唱《月光情緣》,以及南寧職業技術大學的同學們帶來的馬山會鼓——《青春壯鼓》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同學們以青春的活力和創新的元素重新演繹了眾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展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新時代的生命力。
表演現場 攝影 林姍婷
除了精彩的非遺表演,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非遺校園集市,組織參展單位20家,展示國家級、自治區級非遺項目近30項。展示了瑤族油茶習俗、欽州坭興陶技藝、壯醫針灸療法、等各等廣西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飲食和傳統技藝,吸引了眾多師生駐足體驗與購買。
非遺糖畫技藝展示 攝影 林姍婷
在發佈環節,主辦方還舉行了新書——《廣西歌曲選粹》《廣西美味》和《舌尖上的廣西“非遺”》的發佈和贈書儀式,將承載廣西非遺精髓的書籍傳遞給學校代表。
當天,活動還開展了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非遺油茶技藝”公開課和南寧市柳沙學校“凝聚千年壯韻 傳承非遺之美”音樂思政課,分別通過技藝傳授和音樂思政的形式,進一步加深師生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理解和傳承意識。
據介紹,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豐富了師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提高了他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認知與保護意識,更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非遺進校園,不僅讓青年學子成為文化的守護者與傳播者,更讓非遺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遠意義。
非遺菜品展示 攝影 林姍婷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精神,聚焦非遺産業産品升級,以創意賦能非遺産業發展。同時,通過大力推動“非遺進校園”工程、創建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特色中小學傳承基地等,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播普及力度,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文 林姍婷 實習生徐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