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上的故事,書寫著中國與東盟友誼的新篇章,每一幀都是文化交流的見證。12月9日至15日,第八屆中國—東盟電影展映在南寧成功舉辦。電影,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不僅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還在增進中國與東盟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誼方面,發揮著獨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影流轉邕城
本屆展映活動是2024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第二屆中國—東盟(南寧)文化月系列活動之一。其以展映中國和東盟國家優秀影片為主線,以專家影評、電影音樂節等多樣性和創新的方式,展映中國9部優秀影片和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9個東盟國家11部影片共20部影片參展,是歷年來參與展映國別最多、展映影片數量最多的一屆。文萊和老撾是首次入展。
在電影藝術的世界裏,故事是跨越國界的心靈語言,每部電影,都承載著時代的印記與文化的精髓。
東盟國家的影片中,馬來西亞電影《金牌》講述的是該國羽毛球殘奧冠軍謝儮好的勵志人生故事;柬埔寨電影《白色大廈》圍繞柬埔寨首都金邊的地標性建築“白色大廈”展開,描繪了城市變遷過程中鮮活的場景;泰國電影《姥姥的外孫》則是一部描繪家庭複雜關係和親情羈絆的作品……
中國影片中,既有表現“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戲曲電影《譙國夫人》,又有聚焦雲南農村脫貧致富話題的喜劇電影《一點就到家》,還有講述哈薩克族小男孩追夢故事的兒童電影《小馬鞭》等。
每一部影片背後,都是創作者們的辛勤付出和對文化的深切關注。在觀看與討論中,觀眾都將在其中尋找到一部分屬於自己的故事。
搭建文化交流橋梁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人們收穫的不只是視覺上的享受,更多的是靈魂的啟發與文化的交融。
電影展映期間,影片分別在南寧民族影城民族大道IMAX店、東葛綠地CINI-TY店、綠港歡樂裏NAMOS店,以及陽光東南亞·星光影劇院、實驗電影院(納米4K巨幕影劇院)、中影融創國際影城等6家影院上映。
新華網、人民網、新浪廣西等10余家網絡媒體、30名區內外網絡名人參與相關活動。同時,主辦方還在《南寧日報》《南寧晚報》開設專版連載影評,在各媒體線上平臺開設活動話題#邕有電影盛宴#,閱讀量39萬次,以此激發民眾深度參與。
活動期間,民族影城還分別在民族大道IMAX店、東葛綠地CINITY店、綠港歡樂裏NAMOS店組織了多場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國家駐南寧總領事館工作人員、在邕留學生、經商人員專場觀影活動。通過電影這一神奇紐帶,以走促親、以親促心,共襄文化盛事、共促開放合作、共創美好未來,有力地促進了中國—東盟電影文化交流互鑒。
共享音樂盛宴
除了傳統的影片展映,本屆電影展映還同步舉行了中國—東盟(南寧)電影音樂節,以影為媒,以樂之名,共赴一場青春之約。
12月14日至15日,第二屆中國—東盟(南寧)電影音樂節在南寧學院、南寧職業技術大學完美開唱,兩所高校超1萬名學生參與。本屆音樂節以電影文化為主題,通過邀請區內專業音樂組合、樂隊,攜手高校音樂愛好者,翻唱經典電影歌曲、流行歌曲(熱歌)、本土特色原創音樂作品、部分東盟國家歌曲,為高校學子帶來融合唱跳、流行、説唱、搖滾等多樣化風格的演出。
相比去年,電影音樂節在內容呈現上不僅彰顯更多電影元素,還充滿了濃濃的東盟風情。Miya樂團帶來的《泰friend》出自新民歌大會,將泰語和壯語以新民歌形式融合呈現,表達了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深厚友誼,給學生觀眾帶來更加直觀、豐富的電影音樂文化體驗,以此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
第八屆中國—東盟電影展映落幕了,但屬於中國和東盟國家人民的友誼之詩還在不斷延續。南寧市將堅持交流互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創新打造“中國—東盟電影展映”等品牌活動,深入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國民族性和時代性的融合,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主動搭建電影互通之橋、文明互鑒之橋、理解互信之橋。(南寧晚報記者 莫嵐遠 通訊員 衛源 何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