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每年將八成左右財政支出用於改善民生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2-23 19:49:21

  12月22日,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介紹,近年來,廣西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將八成左右的財政支出用於改善民生,持續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持續實施為民辦實事工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廣西是邊疆民族地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廣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須抓實抓好。”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許永錁介紹,這些年來,廣西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出臺系列援企、減負、穩崗、擴就業舉措,持續優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保持了就業大局總體穩定。今年城鎮新增就業38萬人,農民工規模1400多萬人。

  在教育方面,近年來,廣西教育經費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實現公辦幼兒園鄉鎮全覆蓋,義務教育超大班額全面消除,去年426萬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全部吃上營養餐。今年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8427所,新增學位7.5萬個。

  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民生難題,近年來,廣西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合作,建成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努力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今年,廣西開展了改善就醫服務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專項行動,全區458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展“一號管三天”“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便民措施7000余項,減免患者費用約1.7億元;新增200項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藥品耗材集採累計減輕群眾醫藥負擔超200億元。

  此外,廣西持續推進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狠抓産業就業增收,傾斜支持重點幫扶縣,紮實做好粵桂東西部協作,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今年防止返貧監測對象風險消除率超六成,脫貧人口務工規模超過287萬人,脫貧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增長7.6%。

  許永錁表示,明年廣西還將籌措資金,持續實施十大為民辦實事工程,持續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努力在社保、住房、養老、托幼、生態、治安等領域,實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努力讓各族人民過上更有保障、更加美好的生活。(文 林姍婷)

編輯:蔡俊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