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按照陳剛書記的要求,‘實幹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説話、讓人民評價’,用改革精神不斷創新工會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更好地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和工會橋梁紐帶作用,全力做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工作,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好基礎,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作出我們工會新的更大貢獻。”1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管理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管理年接受國際在線專訪 攝影 鄭肖君
産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主體力量,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的骨幹力量。“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黨和國家一項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部署。”管理年介紹,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圍繞“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重點任務,構建了“闊入口、拔尖子、樹標杆、作貢獻”等一體化工匠和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激勵廣大職工學習技能、爭當工匠,推動實現技高者多得、多勞者多得、創新者多得,在全國創新走出了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之路。
2024年,由自治區黨委改革辦推薦、自治區總工會報送的改革案例《“全鏈條”技能人才體系打造工匠人才高地》代表廣西在全國2209個改革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中國改革2024年度特別案例。繼鄭志明獲評“大國工匠”之後,池昭就等4人入選2024年“大國工匠”培育對象,廣西選樹廣西工匠235名、市級工匠917名,帶動技能人才增至846.5萬人、高技能人才增至188.67萬人,提前實現“十四五”廣西高技能人才總量目標。
“2025年,自治區總工會將聚焦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困難職工、環衛工人、女職工四類重點群體,以及職工身心健康和素質提升、基層工會組織夯實和陣地建設等重點方面,實施‘十大職工關心關愛工程’。”管理年説。
據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計劃投入資金約3.5億元,啟動實施“十大職工關心關愛工程”。其中,計劃今年安排一萬人的環衛工人早餐,用五到六年時間,實現環衛工人免費早餐全覆蓋;落實臨時救助和各類社會資源幫扶“兩個全覆蓋”,兜牢困難職工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每年對新就業型的勞動者開展三到五萬人的免費體檢,計劃經過三到五年時間對新就業型的勞動者實行全覆蓋的免費體檢;為部分35至60歲女職工提供公益性“兩癌”篩查,擴大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受益人群和覆蓋範圍。
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還將開展職工子女寒暑假託管托育工程、職工心理健康關愛工程、基層工會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職工技能素質提升工程、基層職工之家提升改造工程、工會驛站服務品質提升工程,以解決廣大職工的實際困難,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管理年表示,下一步,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將進一步聚焦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持續推動深化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著力在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引領、保障職工主人翁地位、完善職工技能形成體系、維護職工勞動經濟權益、發揮職工主力軍作用等方面出實招、求實效,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廣西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不斷強大廣西産業技術工人隊伍,為推動廣西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文 林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