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職達鋪”為特殊青少年提供實訓場景。(南寧市社會福利院供圖)
“賣雞蛋咯!産地直供的新鮮土雞蛋,15枚一盒,現在特惠價只要9.9元!”清晨,南寧市社會福利院附近一家店舖裏開始熱鬧起來,小夏(化名)發出清脆的吆喝聲,向顧客介紹土雞蛋的優點。店裏,還有幾名青少年在忙碌著,或整理貨架,或協助顧客掃碼結賬,每個人都展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和期待。
這家店舖叫“夢想職達鋪”,是今年南寧市社會福利院新升級啟用的青少年就業創業實訓基地,為福利院的孩子們打開了自立的希望之窗。基地提供實訓崗位,特殊青少年可以將職業教育課堂所學轉化為實際操作,為未來的就業之路打下基礎。
打造創新實訓平臺 提供多樣實訓場景
長期以來,南寧市社會福利院探索特殊青少年社會實踐實訓的有效途徑,期望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最初的實訓基地運營模式難以滿足特殊青少年的實際需求,為了打破困境,南寧市社會福利院與廣西三農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對實訓基地進行升級改造,不僅更新了硬體設施,還在運營方式、經營內容和培訓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
升級改造後的“夢想職達鋪”以銷售農特産品為主,同時開展兒童青少年手工藝品展示和義賣活動,還承接幹洗、汽車美容等服務。在銷售方面,已上架廣西各地農特産品約150種,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實訓基地每日安排3至5名特殊青少年學習視頻拍攝和線上銷售技巧,從而更好地推廣産品。
在功能佈局上,“夢想職達鋪”設置了産品零售區、農特産品展示區、電商直播間、茶藝展示區、園藝及手工藝品展示區、家政服務區等,為特殊青少年提供多樣化的實訓場景。
在資源合作上,“夢想職達鋪”與廣西“頭雁農場主故事”平臺達成合作。該平臺匯集了廣西2000多名現代青年農場主的信息資源,整合了111個縣級農産品的數據和資源。“夢想職達鋪”借助平臺優勢,通過線上、線下開展多種方式運營,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
開展精準職業培訓 設置多個專業課程
升級改造後,“夢想職達鋪”通過精準職業培訓等方式,幫助特殊青少年提升溝通、銷售、協作等方面的能力。
根據特殊青少年的特點和需求,“夢想職達鋪”因材施教,開展精準職業培訓。在課程設置上,除了傳統的農特産品銷售培訓,還開設了茶藝與茶行銷、庫存管理、線上直播銷售、研學活動策劃與管理等課程。這些課程與南寧市社會福利院職業教育部的專業課程內容緊密融合,為特殊青少年提供系統的職業教育。
按計劃,“夢想職達鋪”每天為南寧市社會福利院16歲以上的特殊青少年開展課程培訓,全年培訓至少1000人次。為了讓大家積累經驗,“夢想職達鋪”提供3至7個實習工作崗位。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模式,讓特殊青少年在收穫勞動回報的同時增強自我認同感。
另外,“夢想職達鋪”通過銷售農特産品,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同時,特殊青少年在參與銷售過程中,實現了“助農+助殘+愛心公益”的有機結合。
這一方小小的店舖承載著特殊青少年的夢想,也成為他們與社會溝通的橋梁。南寧市社會福利院將以“夢想職達鋪”為突破口,進一步擴大“開門辦院”範圍,打造培智類特殊兒童職業教育和支持性就業的樣板,為特殊青少年打通就業創業“最後一公里”,讓他們在社會舞臺上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南寧日報記者吳瀟 通訊員譚壽敢 滕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