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將至,5月27日,廣西桂林市靈川縣定江鎮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我們的節日·端午——粽葉飄香話端午 巧編五彩送安康”主題活動,通過民俗體驗、美食製作等形式,讓群眾感受端午文化魅力,傳遞鄰裡溫情。
老人給小朋友點雄黃 攝影 陽海翔
活動現場,泡好的糯米粒粒飽滿,新鮮翠綠的粽葉散發著清香,腌制入味的五花肉色澤誘人,整齊擺放在長桌上。志願者、老人與學生們圍坐一堂,從卷粽葉、填糯米到捆紮成型,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一邊互相學習包粽子的技巧,一邊分享家鄉端午習俗,從“龍舟競渡”的起源到“吃粽子”的寓意,從驅五毒的傳説到挂菖蒲的講究,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這次包粽子活動很有意思,也讓我收穫滿滿。看著我們親手包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傳統習俗的魅力,也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定江鎮中心校學生秦詩涵表示。
老人教小朋友包粽子 攝影 陽海翔
老人們品嘗粽子 攝影 陽海翔
當天,老人還與學生們結對參與民俗體驗。老人們將象徵吉祥的五彩絲線編織成精美手繩,為孩子們繫於腕間,寓意祈福納祥、平安順遂;學生們則用艾草、棉布等材料製作艾草錘,為老人捶背按摩,以實際行動傳遞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活動現場,老人還演示了“點雄黃”習俗,將雄黃與白酒調和後,用工具輕點孩童額頭,以傳統儀式驅邪避疫,寄寓健康平安的美好期許。
老人給小朋友佩戴花繩 攝影 陽海翔
“這些習俗我們小時候經常見,今天能夠讓小朋友們親自體驗,特別難得!希望他們能好好傳承下去。”定江鎮水源頭村村民秦潤妹説。(文 陽海翔 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