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中國移動廣西公司(以下簡稱“廣西移動”)以科技為筆、愛心為墨,在八桂大地上繪就了一幅溫暖畫卷。從“大思政課入校園”“AI預見未來”到“書香傳遞希望”,再到守護特殊群體,四束溫暖的光芒照亮了孩子們的成長之路。
廣西移動“六一”送溫暖點滴真情暖童心 攝影 梁園
第一束光:勞模精神,“大思政課”進校園
廣西移動精心策劃了“AI送課進校園”活動,緊密結合AI人工智能、勞模工匠精神和“大思政課”,將一場場別具一格的科技盛宴帶入了小學校園,讓孩子們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知識,並用系列精彩的科技啟蒙課程,獻上一份珍貴的兒童節禮物。
5月28日,在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和桃源路小學,廣西壯族自治區勞模、南寧工匠何新際走進課堂,以“神奇的手機通信之旅”為主題,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科技之窗。活動通過沉浸式場景還原,生動地演繹了手機信號從基站到終端的“奇妙旅程”,揭秘了通信應急車如何化身為“生命線”守護城市安全。何新際還用“花盆守護者”的趣味比喻,傳遞了基站維護的匠心精神。他用親身經歷講述的奮鬥故事,讓勞模精神如種子般在孩子們心中紮根。活動現場,孩子們踴躍舉手,爭先恐後地向心中的“科技明星”提出充滿想像力的問題。
第二束光:科技賦能,點燃未來夢想
當AI技術遇見童真夢想,會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在玉林市福綿區第二小學,“AI童行 智啟未來”主題活動給出了動人答案。廣西移動志願者通過生動演示,為孩子們揭開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紗。當孩子們暢想“我要當醫生”“我要成為舞蹈家”時,科技的力量悄然啟動。
隨著相機快門聲響起,AI技術將孩子們的笑臉與夢想職業完美融合。看著螢幕上“變身”宇航員、警察、消防員的自己,孩子們眼中閃爍著星辰般的光芒。“我長大要當消防員!這張照片讓我覺得夢想更近了!”一名同學大聲説道。這一刻,科技不再是冰冷的代碼,而成為托舉夢想的翅膀。
AI讓孩子們看見夢想職業的自己 攝影 梁園
同樣的科技魅力在防城港持續綻放。在上思縣思陽鎮第二小學,115名留守兒童在5G科技課堂裏探索通信奧秘;在峒中邊境,智慧機器狗翻滾跳舞引發陣陣歡呼。AR眼鏡開啟虛擬世界,無人機翱翔藍天,科技的種子在孩子們心田悄然萌發。
孩子們與廣西移動機器狗互動 攝影 黃凱詩
第三束光:愛心守護,溫暖“折翼天使”
在玉林市福綿區特殊教育學校,一場名為“關愛障礙兒童 傳遞溫暖力量”的公益活動正在溫暖上演。廣西移動志願者們帶著精心準備的書包、文具走進教室,用耐心與專業守護“折翼天使”的成長。
在特教老師指導下,志願者們俯身與聽障兒童學習手語交流,協助自閉症兒童完成手工創作,鼓勵腦癱兒童堅持康復訓練。一對一陪伴中,安靜的教室漸漸被歡聲笑語填滿。當孩子們露出久違的笑容,志願者也收穫了最珍貴的回饋:“看到他們的笑臉,我們更懂得了公益的價值。”
廣西移動與障礙兒童攜手完成手工創作 攝影 梁園
第四束光:書香接力,築夢鄉村學堂
距離博白縣城60公里的鳳坪小學裏,一場跨越百里的書香接力正在改變孩子們的閱讀世界。當廣西移動志願者看到樓梯間舊書角裏寥寥的藏書和孩子們渴求的眼神,立即聯合青年企業家協會啟動“夢想書屋”計劃。《共和國故事》《中華紅色教育連環畫》等嶄新書籍填滿書架,童話與科幻讀物打開想像之門。“能看更多英雄故事了!”在孩子們雀躍的歡呼中,“夢想課堂”隨即開講。《半條棉被》《錢學森回國記》的故事讓孩子們聽得入神,讀到動人處自發鼓掌。臨別時,孩子們用稚嫩的筆跡在感謝卡上寫下共同心願:“要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舊書角”到“新書架”廣西移動一場跨越100公里的書香接力 攝影 李維維
從AI照見未來到書香潤澤童心,從科技課堂到特殊關愛,廣西移動以“科技+公益”的雙翼,織就守護童年的溫暖網絡。未來,廣西移動將持續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整合社會資源,讓科技的溫度轉化為夢想拔節生長的力量,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文 申蓓 王俊偉 秦麗群 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