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晚,川劇《夢回東坡》2025年巡演的第六站來到廣西南寧,老中青三代優秀川劇演員,以精湛的演技和紮實的功底,刻畫蘇軾與其愛人、家人、摯友、同仁等人物形象。
川劇《夢回東坡》南寧演出現場 攝影 粟俊
作為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和四川省重大文藝項目扶持劇目,川劇《夢回東坡》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聯、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指導。本次演出採取川劇傳統唱腔與現代音樂結合技藝,同時融入了現代舞臺科技與敘事手法。水墨風格的舞臺氛圍中、虛實結合的時空轉換,令觀眾沉浸于詩意與哲思交織的視聽盛宴。
川劇《夢回東坡》南寧演齣劇照 攝影 粟俊
“從2024年到2025年,《夢回東坡》已經演出了近50場,一路的巡演下來,我們一直在尋找與東坡先生的共鳴,在追尋的過程中,讓我們慢慢感受到蘇東坡不僅是留在文字中的歷史人物,更是活在我們生活和精神世界裏的典範人物。他即便處在人生逆旅中,依然能用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在粗茶淡飯中記錄詩意的生活,在酸甜苦辣中活出精緻的人生。我希望我們的演員,不僅是要演東坡,心要靠近蘇東坡,情要貼近蘇東坡,形要神似蘇東坡,通過文藝的形式讓觀眾看到一個活靈活現的蘇東坡。”《夢回東坡》藝術總監,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省川劇院院長、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陳智林説。
川劇《夢回東坡》南寧演齣劇照 攝影 粟俊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九百年前,東坡先生為賓州(今南寧賓陽)王鞏與柔奴寫下了這千古名句;九百年後,川劇《夢回東坡》帶著文豪的詩意與哲思“夢回”邕城。
“相隔近千年,東坡猶在前”,這是觀眾在看完《夢回東坡》後發出的由衷感嘆。看過該劇的觀眾説這是接地氣的東坡,可親可敬可愛可信,向善向上向真向美,“通過觀劇,能學習他樂觀豁達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傳遞積極樂觀、幽默豁達生命哲學和人生態度。”(文 林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