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廣西全面實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第二年 新高考為學子提供更多個性化學科選擇
來源:廣西日報  |  2025-06-09 15:20:01

  近兩天來,全區各地高考,考生懷揣著夢想奔赴考場。今年是廣西全面實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第二年,考核形式變化逐步顯現。專家表示,這場改革正推動教育回歸“以學生為本”的本質,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個性化的學科選擇中找到發展路徑。

  據介紹,在選科組合的多元化方面,以往學生常因某一學科薄弱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優勢方向,而“3+1+2”模式(“3”為語文、數學、英語,“1”為物理/歷史必選其一,“2”為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選兩科)打破了傳統文理分科的壁壘,讓學生可以根據興趣特長構建個性化課程體系,讓個體差異得到尊重。

  南寧市第四十三中學2024屆畢業生陳嘉毅便是新高考的受益者之一。由於生物學科較弱,他選擇了“物化地”的組合,這種選擇不僅避開了短板,更通過“物化”的優勢組合,使他最終被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錄取。廣西財經學院大一學生梁雅晴向記者回憶:“去年開始的新高考讓師生們感到很振奮,因為給了我們更多機會。”她説,不少同學通過規避弱勢科目,在賦分制下有效提高了成績。

  都安高中在應對新高考時則採取了謹慎而靈活的策略。 學校黨委書記韋喜鳳介紹,他們優先保留了“物化生”“歷政地”等傳統組合班級,同時設置了“物化政”“物化地”等新型組合班級。考慮到學生興趣愛好和專業方向的不同,學校會通過心理測試、專業選擇指導課、生涯規劃遊園會等方式,引導學生探索興趣,幫助他們進行學科選擇。韋喜鳳表示,該校2024年高考生中涌現出一批亮眼案例。其中,一名女生通過這一組合避開短板,最終被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錄取。

  科目選擇的自主性讓學生的優勢學科得以充分發揮,而“院校專業組”的新投檔模式則讓志願填報更加精準。記者從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了解到,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仍分批次進行,每個批次下設若干小批次,每個小批次設若干“院校專業組”志願。考生的選擇性考試科目須符合報考院校專業組的要求方可填報,這一改革將專業選擇權還給學生,推動了從“擇大學”到“擇專業”的轉變。

  以廣西醫科大學為例,今年其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專業需滿足“物理+化學”科目的考生才可填報,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運動康復等專業則只需滿足“物理”科目即可填報。該校招生就業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學校根據學制、選科要求、體檢要求、辦學校區等設置專業分組,今年還將臨床醫學(“5+3”一體化)、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專業單設成組,提高了考生的志願滿足度,降低了專業調劑風險,極大程度保障了考生的報考需求。新機制促使高校優化專業結構,這種“精準選人”的方式,實現了學生志願填報與專業培養的精準匹配。

  採訪中,不少專家均表示,讓學生選對科,幫學生走對路,新高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教育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軌跡,這或許正是改革帶給未來的啟示。(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羅 丹 黃玲娜)

編輯:劉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