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國軒電池産品在作業場地內一次性完成商檢、監裝等流程。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黎靜/攝
近日,柳東新區經濟發展局(商務局)舉辦2025年柳州市柳東新區助力企業“走出去”培訓沙龍(東南亞專場),法律、金融、物流領域三大專業機構與20多家企業代表,圍繞“涉外法律+跨境金融+國際物流”深入交流,為企業“出海”提供方案。
乘風破浪,向海圖強。柳東新區作為首批廣西向海經濟發展示範園區,在出口培訓等多領域為企業提供升級服務,目前已有33家企業開展出口業務,産品涵蓋汽車整車、零部件、造紙裝備等多個行業,出口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4月,新區工業規上企業外貿進出口總額5.33億元,同比增長188.48%,工業企業扛起“出海”大旗。
1 整合資源,聚力出海發展
柳東新區企業憑藉産業基礎和面向東盟等區位優勢及政策紅利,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6月6日下午2時,柳州國軒電池有限公司CKD東盟出口基地一片繁忙,多輛叉車有序將電芯材料、電池包等産品裝入大貨車,準備運至欽州港裝船出海。
“自去年10月柳州市服務外貿貨物出口協同查驗中心(柳州國軒)掛牌後,創新‘通關一體化’管理,節省了約20%的物流成本。”柳州國軒總經理蔡婭囡説。
柳州國軒産品線豐富,能滿足多種車型動力電池需求。但動力電池屬危險品,此前到碼頭時需拆包檢查,影響進度。在海關、海事、邊檢等多部門合力支持下,去年協同查驗中心掛牌成立,電池産品在作業場地內一次性完成商檢、監裝等流程,抵達欽州港後直接裝船,出海更順暢。
柳州國軒出海優勢,還源於作為國軒高科華南基地的定位,受益於國軒高科全面推進國際化進程,企業産品于2024年6月正式出口東盟市場。
合則興。進入2025年,柳州國軒外貿出口增勢驚人,1—4月出口額6.3億元,同比增長1049%。蔡婭囡表示,今年全年出口額有望突破20億元。
企業出海不是單打獨鬥,而是一個需要整合多方資源、協同各方力量的系統性工程。為推進優勢企業“走出去”,柳東新區商務、工信等職能部門在國際物流、涉外法律等方面精準賦能,助力企業佈局海外市場。同時,精準服務有出口意向卻暫無業務的企業,目前已指導3家企業與柳州海關完成出口備案對接。
2 牽線搭橋,開拓海外市場
6月3日下午3時,柳州市卓德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內,標注著阿拉伯、非洲等字樣的智慧高速包裝設備隨處可見。在標注烏茲別克斯坦字樣的4條生産線前,技術人員正與客戶驗收設備。
原來,烏茲別克斯坦客戶在中亞展銷會上與卓德機械結緣。當時,客戶對生産設備有特殊要求,現場僅有少數廠家能提供訂制服務,卓德機械憑藉良好技術與售後優勢,與客戶達成首次合作。當客戶擴産需增加設備時,卓德機械再次中選。
“滿足客戶需求,才能贏得更大市場。”卓德機械綜合管理部經理曾東平表示,企業研發團隊憑藉獨特技術優勢,為不同市場需求群體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産品遠銷美國、阿聯酋等48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企業在海外建立了銷售和售後服務團隊,精準鎖定和服務客戶,打響海外市場口碑。今年1—4月,産品出口額達3133萬元,同比增長26.17%。
千帆競發,向海逐夢。柳東新區為助力企業突破地域限制,尋找更多優質海外客戶,搭建起一座座通達四海的橋梁。
柳東新區經濟發展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展銷、博覽會等活動為契機,今年5月以來,該局積極幫助新區汽車零部件企業向外發展;組織卓德機械、五菱新能源等10家企業,參加2025年廣西商品博覽會暨“桂品出海”日本站活動,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3 夯實根基,提升出海實力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之際,中國自主品牌出海步伐加快,耐世特汽車系統(柳州)有限公司迎來發展契機,來自巴西、西班牙等國的訂單與出口量持續攀升,今年以來出口銷量同比增長100%。
“當前市場競爭激烈,客戶對産品品質、交貨期限和服務要求日益提高,給企業生産管理帶來挑戰。”耐世特總經理袁進進表示,為搶佔海外市場,企業以研發創新實現技術突破,打造出性能優越、與自動駕駛緊密關聯且性價比高的汽車零部件,長期穩定供應法國雷諾等知名品牌。
對如何拓展海外市場,耐世特有著清晰的規劃。袁進進介紹,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優勢,企業計劃在柳東新區投資建設新的智慧製造基地,擴大生産規模,引進先進設備,引入供應鏈,提升産品的品質和生産效率,滿足海外市場對於高性能、高品質零部件的需求。
在柳東新區,像耐世特這樣具備前瞻性眼光的出口企業並非個例,柳州國軒、卓德機械等出口企業都在夯實發展根基,以增強企業國際市場抗風險能力和市場響應速度。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柳東新區經濟發展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説,為增強外向經濟活力,新區規劃不同功能的産業園區。目前,新區拓展柳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功能,吸引眾多跨境電商企業;高水準打造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柳州聯動創新區柳東片區,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5年即將過半,站在新的起點上,柳東新區繼續高舉開放合作大旗,推動工業企業“出海”邁向更高水準。(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黎 靜 通訊員 莫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