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記者從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廣西海灣精細化調查報告近日通過專家組評審,系列成果將轉化為可量化、可操作的“一灣一策”美麗海灣建設行動清單,科學支撐廣西“十五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為深入推進美麗海灣建設、推動廣西向海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據悉,2023年,我國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全面開展,廣西啟動了海灣精細化調查前期工作並於2024年全面實施。此項調查是廣西近20年來首次對海灣開展全面精細化調查,是系統摸清廣西海灣生態環境基礎狀況與變化趨勢、精準識別突出環境問題、科學支撐“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的關鍵性基礎工程。
調查期間,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創新採用“一灣一案”的海灣精細化調查方案,以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為技術總牽頭,協同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自治區沿海三市駐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技術單位共同開展海灣精細化調查工作,高品質完成了全區13個海灣的全面“體檢”,摸清了廣西海灣的現狀、問題和成因,為系統掌握廣西各海灣生態環境基礎狀況提供核心支撐。
在近日舉行的廣西海灣精細化調查報告評審會上,評審專家組認真聽取了海水水質狀況及影響因素、海洋生物生態狀況、濱海濕地、岸線保護、海水浴場和濱海旅遊度假區、海洋垃圾、美麗海灣建設、調查數據集成8個專題評價報告,以及13個海灣評估報告系列成果彙報,並就報告的內容、成果等方面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從專業角度對報告提出了多項建設性建議。經深入質詢與充分討論,評審專家組認為報告調查內容全面、數據翔實可信、方法科學規範,存在問題及風險分析符合實際,對策建議總體可行,一致同意通過評審。(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余鋒 通訊員彭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