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東盟果“快進” 本地果“精進”
來源:廣西日報  |  2025-07-11 14:23:12

  原標題:東盟果“快進” 本地果“精進”

崇左:東盟果“快進” 本地果“精進”

友誼關海關關員對進口榴蓮進行查驗。

  夏日,崇左市的街頭巷尾,果香濃郁誘人。榴蓮、荔枝、火龍果、芒果等各類水果琳琅滿目。這果香四溢的背後,是崇左水果全産業鏈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

  每天清晨,憑祥友誼關浦寨附屬通道就熱鬧起來,滿載著新鮮水果的越南冷鏈車排成長龍,成為中國與東盟的“甜蜜紐帶”。

  廣西歐恒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虔昌已經在這條水果貿易線上忙碌多年。過去,通關手續繁瑣,水果在口岸等待時間長,損耗嚴重。“那時候,我們都擔心水果到不了市場就壞了。”李虔昌回憶道。

  如今,一切都改變了。為保障鮮果快速通關,友誼關海關利用農産品綠色專用通道,優化智慧物流管控平臺,實現進境水果全程可視化監管,壓縮貨物等待時長20%,查驗平臺週轉效率提升35%。

  現在,通關手續實現無紙化辦理,進口水果早上到口岸,下午就能到貨場。“效率大大提升,水果損耗減少,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做了。”李虔昌笑著説。

  今年1—5月,經友誼關口岸進口的水果貨值達48.6億元,其中,榴蓮進口額33.8億元,運輸車日均通關量超200輛。

  高效通關引進東盟水果的同時,崇左立足本地資源,大力發展本土水果産業,培育特色品牌;通過品種改良和新品引進,豐富品類、提升産量和品質,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在廣西扶綏花藝藍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的藍莓基地,經理龔永光描繪著産業發展的美好藍圖。曾經,當地農民種植傳統作物,收入微薄。龔永光看準了藍莓的市場前景,帶領團隊探索“平臺公司+社會資本+村集體經濟”模式。

  起初,村民們對種植藍莓心存疑慮:“這外來的果子,能在咱這兒種好嗎?能賣得出去嗎?”龔永光沒有退縮,他邀請專家指導,精心培育。如今,基地種植藍莓18萬株,産品暢銷江浙滬、貴州、湖南等地,年産值約2000萬元。“大家看到效益了,都很支持。”龔永光説。目前,基地提供30個固定工作崗位,採摘期可吸納300名臨時工,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

  崇左市水果種植面積約66.85萬畝,有釋迦果、牛油果等4大類40多種。2024年,該市水果産量128.03萬噸、産值49.39億元,帶動2萬多農戶種植,人均年水果收入約4500元。

  進口水果高效通關與本土水果蓬勃發展,為崇左水果加工業奠定了基礎。

  走進廣西中果實業有限公司車間,濃郁的芒果香撲鼻而來。公司副總經理周衛豐介紹,以前崇左的水果大多是簡單粗加工或者直接售賣,附加值低,“我們想改變這種局面,讓水果産業走得更遠。”

  於是,該公司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對芒果、火龍果等水果進行精深加工。記者透過玻璃看到,全封閉的車間內,工人們有序忙碌著,金黃誘人的芒果冰淇淋、美味的果汁果醬等産品,經精密稱重、無菌裝袋、真空封裝後,送入冷庫待發。數據顯示,該公司鮮果凍品日産量達10噸,果汁果醬産量超20噸,2024年産值超2500萬元,提供150個就業崗位。

  近年來,崇左積極推動水果産業轉型升級,引進一批現代化水果精深加工企業,構建“種植—進口—加工—銷售”全産業鏈體系。這些企業既消化本地時令鮮果,也對進口東盟熱帶水果進行精深加工,實現了從“過境貿易”向“落地加工”的轉型。

  從口岸通關的高效保障,到本土水果種植的創新探索,再到水果加工産業的轉型升級,崇左以水果為紐帶,構建起了一條完整的産業鏈。(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管林華 通訊員 裴儀婷 文/圖)

編輯:劉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