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地震局織就平陸運河震安網
來源:廣西日報  |  2025-08-06 20:14:16

  盛夏驕陽下,穿越廣西層巒疊嶂的世紀運河工程正穩步推進中。

  劈山挖地,破土而出,地震尖兵何以護住大地的安穩?7月24日,記者走訪平陸運河馬道樞紐,施工現場重器敲打,如激昂鼓點。這份在建設過程中展現出的穩紮穩打,離不開廣西地震局工程師們的保駕護航。

  “我們更像是地質醫生,在開工前給這條運河地帶做一個體檢,檢查出地下的薄弱之處,為建設者提供施工避讓建議。負責地下探測工作的廣西地震局高級工程師李冰溯表示。

  在這宏偉工程背後,地殼脈搏的“把脈者”未雨綢繆——嚴謹評估運河選址,精細探查地下玄機。早在2022年8月平陸運河開工之際,工程師們就對運河沿線150公里地震構造展開“深度診察”,精準識別地震構造環境和危險源,科學鑒定涉及36個鄉鎮的17條斷裂帶活動性與危險性。其中,對穿越運河核心區的防城港—久隆斷裂帶更是精細探測,編制了1:10000條帶狀“地下經絡圖”,為這世紀巨龍的平穩遊弋提供可靠的地震安全路線指引。

  尤其是丁屋村大橋,這一跨越平陸運河主航道的特大橋梁,其原選址附近的山體剖面有一條明顯的斷層,地震工程師探查發現,該斷層走向與主橋近於垂直,同時結合斷層主破碎頻寬度,綜合確定久隆斷裂影響頻寬度為36米。後經廣西地震局業務部門建議,施工單位實施避讓措施,最終確定的橋址左、右岸主橋墩距離斷裂帶分別為56米、70米,這使橋梁抗震安全性顯著提升。

  “廣西地震局業務部門精準鎖定運河沿線地震危險源,開展全鏈條震災風險評估,全流程各環節保障了我們工程的地震安全。”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黎明鏡介紹。

  地下脈絡既明,地上抗震亦堅。

  在平陸運河沿線,廣西地震局對59萬棟房屋展開了細緻的地震災害風險評估。“基於這些房屋單體數據和廣西多年積累的防震減災經驗,我們團隊建立起廣西建築物地震災害隱患評估模型的技術路線和演算法,得到了平陸運河沿線36個鄉鎮建築物單體地震災害隱患等級結果,直接為居民房屋抗震加固改造提供精準導航。”廣西地震局高級工程師趙修敏表示。

  地動之危,既係工程筋骨,更牽百姓平安。地震突襲時,預警快訊跑贏地震波要多久?

  “我們通過秒級響應的技術體系實現震後10—30秒發佈預警信息、2分鐘精準速報,為應急救援及公眾避險提供關鍵支撐。”廣西地震臺臺長蒙陸斌答道。

  作為廣西地震安全的“守夜人”,廣西地震臺肩負全區地震監測預警核心使命,全天候守護八桂安寧。這支鐵軍將科技賦能轉化為民生守護網——“廣西地震預警”小程式輻射用戶超32萬,織就全民防災數字網格。(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楊靈燁 實習生 韋碗雲)

編輯:劉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