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國—東盟區域醫藥交易(集採)平臺發佈企業首單跨境線上交易和結算,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通過該平臺完成了一單與新加坡方的交易。此舉標誌著該平臺作為中國醫藥企業“出海”東盟、上合組織各國的通道已基本成熟。
該平臺於今年1月啟動,是面向東盟和上合組織國家開放的國際性區域醫藥服務貿易和結算平臺,也是中國首個跨境區域醫藥交易平臺。自治區醫保局主要負責人介紹,平臺至今已收錄781種藥品、1652類醫用耗材和設備産品的實物圖片信息,吸引114家中國頭部醫藥企業和10家國外醫藥採購商進駐,形成“申請註冊—完善信息—採購申報—交易撮合—結算配送”的閉環全流程。平臺已具備時代性、權威性、創新性、服務性、開放性“五個特徵”,備受國內外關注。
“平臺是中國企業和東盟國家採購方之間的‘直通車’,為‘出海’企業提供了便捷的交易全流程服務。我們企業完成了首單與新加坡有關方面的交易,並成功供貨我們生産的百令膠囊産品。”作為此次首家通過平臺完成跨境線上交易的國內企業,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陳波介紹。
近年來,中國醫藥企業積極開拓東盟市場,把東盟市場作為“出海”首站,但貿易資訊、供應鏈、交易結算等方面存在的門檻,是企業面臨的難題。“該平臺提供了便捷的線上展示服務和便捷的結算渠道、穩定的跨境物流配送,解決了醫藥企業出海面臨的貿易資訊、供應鏈、交易結算等問題,通過參與平臺組織的活動,企業收穫廣泛關注,也對市場有了更直觀認識,堅定了出海信心。”陳波表示。
目前,有114家中國頭部醫藥企業和10家國外醫藥採購商進駐平臺。此次首單交易的完成,將推動更多中國醫藥企業通過該平臺走向國際市場。自治區醫保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平臺建設面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藥品標準互認壁壘、信息互通不暢等挑戰,但隨著新質生産力發展、全國統一大市場逐漸完善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也成為國醫藥“出海”的難得機遇。下一步,廣西將力爭在創新平臺高效運行機制,提供更高效、便利、安全交易撮合結算,推動面向東盟等雙邊多邊醫藥規則互認,推動東盟醫保醫學醫藥專業語料庫建設,推動實施更多“小而美”醫藥民生項目落地“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黃玲娜 實習生薑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