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跨越山海 ——廣西出版譜寫中國—東盟文化互鑒新篇章
來源:廣西日報  |  2025-09-15 16:00:57

  2025年世界讀書日,京族獨弦琴的悠揚旋律回蕩在廣西東興國門書店,中越青年共誦詩篇的琅琅書聲與琴韻交織。當天,由廣西出版傳媒集團舉辦的以“書香連心橋·青春共未來”為主題的中越青年共讀活動在這裡舉行。兩國青年共誦詩篇、互學語言、體驗剪紙非遺,讓國門書店化身為跨文化對話的鮮活場域。

  書籍,這個文明互鑒最沉靜也最有力的媒介,正以前所未有的頻率穿梭于廣西與東盟各國之間。正如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主要負責人所言,集團正依託緊鄰東盟的區位優勢,通過版權輸出、國際合作、海外佈局、平臺搭建、文化交流等多元路徑,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持續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與廣西故事。

  近年來,廣西出版深度融入國家戰略,依託多層次、寬領域的出版合作機制,有力推動了中華文化與東盟國家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漓江出版社主導的“中國—東盟文學互譯工程”實現關鍵突破,首期項目“中緬當代文學互譯出版項目”第一輯已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專項規劃、第四屆“一帶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之“國際策劃與組稿”典型案例;廣西教育出版社打造的“東南亞國家語言辭書系列”和“東南亞國家語言學習圖書系列”覆蓋多個東盟語種,其中《新編馬來語—漢語口語》不僅進入中馬高校課堂作為語言課程指定教材使用,還作為文化交流禮品贈予馬來西亞政府官員、高校代表及商界領袖,成為對外交流場合的“文化名片”;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泌語醫談》多語種輸出項目的實施,將廣西在健康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廣泛傳播至越南;廣西美術出版社則以經典文化傳播為重心,其“壯族神話傳説少兒繪本”系列及《中國名畫1000幅》成功實現版權輸出至越南等國,切實推動中國文化走入東盟;接力出版社積極拓展東盟國家合作網絡,通過組織少兒出版閱讀論壇、圖書版權交易會及聯合創作項目,全面深化與東盟國家在少兒出版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在既有成果基礎上,廣西出版持續推進平臺化、機制化建設,推動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從項目合作邁向深度協同。通過中國—東盟文化産業研究院(廣西未來出版研究院)與版權貿易服務平臺協同發力,從戰略研究到市場交易,全方位助力中國—東盟文化産業的繁榮與發展。2024年,先後設立版權貿易服務平臺越南工作室、馬來西亞工作室,新成立的廣西教育出版社老撾代表處,成為國內在老撾設立的首家出版機構代表處。目前,該版權貿易平臺已吸引147家國內外優秀出版機構入駐,上線圖書3000多種,涵蓋中文、英文及東盟小語種,並通過多場版權貿易活動,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互動從“交流”走向“融合”。這些成果不僅體現在平臺與數據層面,更延伸至人與人的真實聯結中。自2024年起,連續兩年舉辦中國—東盟圖書文化周,創新採用“國內雙會場+東盟國家聯展”的跨國聯動模式,突破地域限制,整合産業資源,為觀眾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實現了區域文化交流的多點共振與協同傳播。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聽到了更多溫暖而真切的聲音——“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通過閱讀建立起跨文化的理解與友誼。”參加中越青年共讀活動的越南留學生這樣説。從一本書的共讀,到一套叢書的合作,再到一個區域知識共享系統的構建,出版正在成為中國—東盟民心相通中那條看不見卻堅韌無比的紐帶。它不高調,卻深遠;不喧嘩,卻有力。面向未來,廣西出版將繼續扮演好“文化碼頭”和“內容樞紐”的雙重角色——不僅要做文明交流的推動者,更要成為命運共同體話語的書寫者。

  正是這些看似微小的共讀時刻、一本本互譯的書籍、一次次版權的交接,在重大歷史進程的縫隙中埋下了理解的種子,而它們終將長出枝葉,相連成林,構成中國—東盟之間那片愈加茂密的文化森林。(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季書弘)

編輯:劉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