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2025面向東盟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以下簡稱“東創會”)在廣西南寧開幕。本屆東創會由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主辦,首次由馬來西亞科技創新部與東盟秘書處共同擔任支持單位,匯聚中國與東盟多國科技管理部門領導、院士專家、企業領袖,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向善發展與普惠應用,攜手推動區域科技合作成果惠及民生。
活動現場 供圖 主辦方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盧新寧出席會議並致辭。柬埔寨工業科技創新部副國務秘書胡顯恒、印度尼西亞國家研究創新署電子信息研究機構主席布迪·帕拉瓦拉、老撾技術與通訊部副部長賽薩納·西提蓬、馬來西亞科技創新部副秘書長汝姿雅·沙菲益、東盟秘書處領域發展局助理局長祖麗娜・莫克塔等東盟國家及機構高級官員分別發表主旨演講,表達加強區域科技創新合作的強烈意願。
開幕式上舉行了一系列重要儀式。中國科技部發佈了《面向東盟人工智能賦能發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動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發佈了支撐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建設的系列項目,包括啟動中國—東盟人工智能開源聯盟;動力裝備、有色金屬、智慧水運、糖業、車聯網等首批行業垂類模型項目;面向東盟發佈一批覆蓋交通、農業、醫療等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合作項目;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實施面向東盟“人工智能+”産業人才研修計劃,形成“政策引領+項目落地+要素保障”的完整閉環,為構建區域科技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面向東盟人工智能賦能發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動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發佈 供圖 主辦方
現場還舉行了近10項中國—東盟科技合作成果簽約儀式,合作覆蓋6個東盟國家,涉及技術轉移、平臺共建等領域,為區域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按下“加速鍵”。
一批中國—東盟科技合作成果集中簽約 供圖 主辦方
當天,還舉辦了第三屆中國—東盟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與第四屆中國—東盟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進一步激發中國與東盟青年創新創業熱情。據了解,中國—東盟創新創業大賽自2022年舉辦以來,已成為區域雙創人才交流的重要平臺,本屆獲獎團隊還將赴廣西區內園區、企業和科研機構考察交流,推動“青年+技術+産業”深度對接。
第三屆中國—東盟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 供圖 主辦方
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緬甸科技部研究創新司司長漂漂溫、泰國國家科技發展署副署長瓦森·帕塔拉阿提空、馬來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院長諾莉絲瑪·伊德里斯等中外學者及嘉賓分別圍繞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發表演講。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主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廳長孫睿君作為主辦方代表進行了發言。
據悉,本屆東創會聚焦人工智能等重點合作領域,創新採用“高端研討+沉浸體驗”雙輪驅動模式,不僅舉辦東創會開幕式及主論壇、10+3青年科學家論壇、2025面向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會議、中國—東盟技術對接會等一系列專業活動,還在主會場外精心設置“人工智能+”互動體驗區,通過展示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等創新應用,為參會嘉賓打造沉浸式科技體驗。東創會依託“一會一展”的特色架構,匯聚中國—東盟區域智慧、激發創新思維,共同擘畫區域科技創新新藍圖,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能。(文 高風)